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市场 » 正文

探路补水市场 摸着石头过河

发布日期:2015-01-03 09:40   作者韦佳杏
探路补水市场 摸着石头过河

  早前国内知名时尚摄影师陈漫在广州佳能博览会上演讲的时候,就说到过孙俪皮肤非常好;而据如今在微信和互联网上非常火的某娱乐八卦栏目爆料,也说到明星孙俪皮肤非常好,并爆出其所使用的产品全为补水产品。且不说这个报道是否完全真实,也不能由此说明美白等其他功能的产品不重要,我们至少可以从中解读出一个概念:补水至关重要。

  或许这是一个让人听到耳朵起茧的老生常谈,但保湿补水是消费者护肤最基础的环节,也将是化妆品市场永恒的主题。

  不过,目前国内保湿补水市场已经相对饱和,那些想要在这个市场中冲出一条血路的企业,难免举步维艰。那么,对于企业而言,究竟这个“永恒的主题”是否还存在一线可以“见缝插针”的发展空间?下文我们从行业的中下游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探讨,通过倾听多位代理商和终端经销商的声音,并对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寻找一些线索,为补水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做专业:市场呼唤强势品牌

  补水是护肤最基础的环节,是消费者和行业最先接触到的护肤理念,因此这个领域随着国内化妆品行业从起步发展至今,历程较长,市场已较为饱和而稳定。如今新兴的品牌想要切入,似乎无从下手。

  但事实是否如此?记者在市场听到了不同的声音:目前还缺乏足够强势的补水品牌,部分终端店还在观望中。

  邯郸本地知名连锁专营店靓佳人在运作一个品类时,通常挑选该品类中市场口碑突出、优势显著,甚至称得上“拔尖”的品牌。比如在操作美白面膜这一领域时,就选择了口碑和知名度极高的京润珍珠。靓佳人总经理薛永良对产品的品质和研发非常看重,但他却表示,目前在补水领域,还找不到哪一款产品可以达到他所期待的高度,所以目前一直还在观望中。“如果有哪一款很好的品牌出来,我肯定会考虑的,只是现在还没看到非常满意的。”他如是说道。

  一边厢,是新品牌不断冒出来,加入撕杀大战;另一边厢,却是强势品牌的缺失,这既是个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机会。

  至于为什么还没有出现能够得到市场终端高度认可的品牌,石家庄千彩秀总经理冀国群认为,做品牌就应该踏踏实实,坚持把一个方向做好、做专业。现在有不少企业比较浮躁,为了追逐短期利益不断改变发展方向,导致品牌做得不够深入。“不要今天做补水,明天做美白,做什么都朝三暮四,做不专业。要把品牌做专业,才能做得长久。”

  机会:对终端市场的观察可以看到,市场上补水品牌林立,但在终端却还有如此明显的缺口,众多终端连锁专营店对强势的补水品牌仍“求贤若渴”、“望眼欲穿”;这个市场,依然缺乏一批“顶尖”的品牌,无论对于新品牌还是老品牌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机会。

  聚焦“专业”和“坚持”,在补水这个领域做深做透,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市场份额,掌握更多话语权。那句“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或许是对在专业的道路上坚持努力的品牌最好的鼓励。

  做品类:深挖市场需求,引导消费观念

  专注“研发”、拼实力,固然是企业必须要打的一场硬仗;但寻找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能够引导企业设定更为全面的发展方案,提供更稳定的发展结构。这时,把触角伸向一片片“蓝海”,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补水面膜小蓝海

  补水的蓝海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回答另一个问题:现在发展势头迅猛的品类是什么?没错,正是面膜。

  邢台天缘日化总经理杨志明向记者提供了一个大概估算的数据:天缘日化专营店内,包括膏霜、面膜在内的各类补水产品的销售额,大约能占到所有化妆品的50%以上。膏霜市场近几年已经颇为稳定,而面膜却一直在增长。膏霜与面膜的比例由前年的98%:2%,到去年的95%:5%,再到今年的90%:10%,面膜的销售额每年都成倍的速度增长。而且“跟膏霜一样,补水是最基本的,面膜也是以补水为主”。

  石家庄代理商高金红也说到:“(补水市场)肯定是有增长的,你看就像面膜也是一种补水方式,面膜从所谓的“面膜年”开始,销量一直在加大。”显然,面膜这个市场还处于一个迅速上升期,市场还有很大容量。把触角伸向补水面膜,可以为品牌扩展更宽广的道路。

  不同角度开发新品类

  令人苦恼的是,面膜同样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这一杯羹,不见得那么容易分到。但事实上,如果沿着这个思路,从品类的角度不断延伸,能做的其实还很多。至少还有两条路可以走:其一,细分面部补水品类;其二,研发全身不同部位的补水产品。

  面部补水除了水、乳液、面膜之外,还有哪些?——精油、原液、补水喷雾等等,都在此列。

  就拿补水喷雾为例,高金红就对这一品类充满了信心;而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对市场的预测,也来自于实际的市场数据。

  据高金红透露,其所代理的品牌凯伊秀旗下的一支喷雾水,去年一整年的总销量还不到1000支,而今年,这一个单品的销量就已经突破了10000支;去年终端店对于这个产品还不熟知,只认为产品还不错,而今年则大部分终端店都开始重视起来。

  “我们以前可能就讲日常补水,而现在我们补水已经有三种方式了:除了我们的日常规律性补水,就是我们早晚用的水,我们还需要集中补水,就是做面膜,那我们现在又提出一个概念,就是随时随地补水,也就是喷雾水。”

  从日常补水,到集中补水,再到随时随地补水;从膏霜到面膜,再到喷雾,这一步一步,都见证了补水品类是如何发展的。

  不仅面部需要补水,扩宽思路,身体各部位的补水都可以去发掘——头发喷雾、唇部保湿水、身体保湿水……只要能想到的地方,都可以做出创意。“从头到脚都可以做。这个补水市场,潜力太大了。我们只有把它做细、做精,才能做大。”高金红对补水市场非常乐观,对做品类也有独到的观点。

  机会:做品牌打的是硬仗,做品类,打的则是巧仗。做品类,意味着深挖市场需求,创新概念,另辟蹊径切入市场,便可以走在市场的前面。不过,从品类角度切入也有其不小的难度——一来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二来需要对市场进行教育,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当然,收获总伴随着风险,能否从品类成功切入市场,就看企业对市场的理解是否深入,判断是否准确了。

  做创意:压缩品类 适应“快”生活

  挖掘市场需求,扩展品类是一种正向的思维,而压缩品类,则是与之相反的逆向思维。

  当下生活节奏紧张,尤其在一二线城市,除去上班时间、交通时间、睡眠时间,属于个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人们对于方便、便利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化妆品也是如此。所以类似于不脱妆BB霜、卸妆喷雾等一类方便使用,节省时间的产品一面市就受到了很大关注。

  在补水领域,我们是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创新?

  冀国群就这个问题分析了消费者心理:“未来的顾客越来越简单,现在上班族,快节奏,只有那么10几分钟,从护肤的程序来讲,一套流程算下来得多少时间?顾客希望护肤省略水啦、乳啦、面膜啦,一大堆东西,有些产品为什么卖得好,因为简单。”他由此提出,补水最好也能“简化流程”。

  其实,市面上确实也有表现出色的这类产品,记者亲身体验颇深的就是某韩国知名品牌的一款睡眠面膜,补水效果在第二天仍能感受得到,在急救方面效果显著,甚至可以暂时省去水和乳液的步骤。而其旗下的膏霜产品,补水效果也较为出色。

  不过总体而言,这类产品目前在市面上仍为少数,对于这个领域,目前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或许这恰恰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理由。

  机会:围绕着节奏不断加快的生活,地铁不断扩建,快餐品牌越来越多,便利产品不断面市——这个充斥着“快”字的社会,已经衍生出越来越大的市场。而作为消费者日常所需的补水产品,目前却还未见在这一方面明确的创新意识。此外,要做到压缩品类,就必须研发出强有效的补水单品,这就要求企业有非常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这向企业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不过说到底,关键终究仍在于,企业是否能够看清市场,并准确地把握到市场的发展方向。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