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溯到2010年前后,那时网上发起了一场对新鲜事物精油的热烈关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它的高贵出身、全能功效和细致的使用方法上,全新的精油护肤理念拉开大幕。而到今天,市场发展的一个三年之期已过,在细分市场和小品类被追捧的大环境下,精油也要交出自己的一份答卷。除去大众的好奇心,精油市场也逐步走入品牌时代,嘉媚乐、莱珀丽、欧素、伊莲娇雪、菏泽牡丹、汇香坊等一批国内外品牌领衔其发展阵营,走上了商超、卖场、专营店和线上商城,走近了消费者。
面对市场预估的500亿元市场空间、每年以8-10倍的增长这些数据报告,业内更关注的是,精油如何从一个百搭产品,变成一个具有独特价值和单独使用的独立品类,如何从市场补充品跃升为人们生活的习惯性用品,如何迎来下一个发展黄金期?仔细观之,在一边名品扎堆、品类开花,一边是卖场资源稀缺的日化市场,精油多少是以跑龙套的角色存在,可有可无,微不足道,尤其是在销售占比和使用过程中。不过,这或许我们能从近些年爆发的面膜、原液的“发迹史”那里找到答案--顺势而为、应势而动;我们也可以看到周星驰从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摇身一变成“喜剧之王”的个人经历上得到启发--沉心静气、专注坚持,自我修养,以此完成蜕变。
我们不禁要问,精油究竟有何种势头可顺应,要如何进行自我修养,来迎接和拥抱更好的发展机遇、更大的风口?对此,《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了菏泽市小小润美化妆品连锁总经理姜旭辉、泉州市丰泽娇美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勇军、娄底市青青名妆总经理戴建军等人,倾听他们解析精油市场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此起彼伏,大日化时代激发市场新需求
渠道的隔阂在逐渐消融,比如专营店和美容院,与五年、十年前相比,日化店和美容院在逐渐融合学习,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行业进一步规范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迎合消费需求的产物。姜旭辉如是说道,“在这些微妙的变化中,精油开始逐步渗透到日化店当中”,说白了,没有消费者需求也就没有日化店中的精油。
姜旭辉说出这一番话是有缘由的,小小润美自1999年创立至今不仅拥有9家直营店,还有一家1000平米的大型女子休闲美容会所,专营店与美容会所二者共同支撑起小小润美的稳步发展,达到了吸引新客流、锁住40岁以上老顾客的目的。其中,汇香坊就是其店铺聚客的品牌之一,目前正以爆品的策略经营--原价168元的定价85;摆在中岛货架上、体验台、收银台旁,进行多点陈列;告诉顾客使用它可以带来什么,把它加到佰草集的乳液、某牌子的洗发水、沐浴露里头,效果更佳。也正是精油最显著的特征--渗透力极佳,不仅不影响店铺正常销售,并且促使护肤品的使用效果更佳,姜旭辉补充到:“精油的机遇就是对护肤品锦上添花,作为一种补充。”
姜旭辉介绍说,因为更新换代和推陈出新速度快的原因,美容院里精油已经开始降温,或许将被中草药美容取代。那么,是否可以参照专业线的情况来判断精油在日化店的发展态势呢?情况是此起彼伏,精油在日化线正逐步上升。姜旭辉认为,日化店三年以前还没有哪一个品牌可以将精油护肤的概念炒作成功,现如今这一状况明显改善,精油大有作为一个单独品类逐步上升和普及的空间,特别是许多小店、乡镇店和社区店还处于空白区。不过他强调,作为刚起步专营店的精油来说,要想逃脱不被新事物取代的命运,厂家和品牌方需要在科研上下功夫,将品质和功效做精做细,并充分挖掘和普及精油本身的文化内涵。
专注精油,推进大众化克服适用人群的局限
同姜旭辉一样,吴勇军特别强调了精油护肤品与精油二者的区别。
姜旭辉认为,精油是一种液体的纯药油,作为独立于护肤品可使用的单独品类,按照吴勇军的说法,目前市面上并不存在真正的以精油为核心的产品和品牌。有的是把部分精油掺杂到基础油中售卖,其价格高低的背后是精油纯度的高低差别;另一方面,许多精油品牌采取的做法是,多是以精油为卖点、以护肤为主的系列。对此,吴勇军分析到,品牌方认为精油所能承担的销售有限,因而选择加入和用一些精油护肤的概念,以此提升整个品牌的销售机会。追根揭底也就是,精油的使用人群和大众的消费习惯还是有限,护肤品依然是日化行业的最主流品类。他总结说:“基于这一方面的销售基数的考虑,厂方可能会考虑做精油护肤的方式。”
为此,将精油大众化、使得消费人群扩大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戴建军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无论是何种产品到了青青名妆店里都能卖的不赖,包括嘉媚乐精油,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和顾客形成“朋友般”的客情关系,店铺主推什么就能卖起来什么。实际情况是,并不是所有的店铺都能像青青名妆这样做生意。吴勇军认为,只有将精油的品类价值与消费诉求本身彻底挖掘出来了,精油的品牌阵营中就会有“下一个美即”。因为--“如果有人来专注做的话,机会还是很大”,这种专注就在百分之百的护肤使用人群中,把现有的百分之一的精油使用者变成百分之十、百分之八九十,从一个补充品变为面膜一样的护肤品。
究竟如何去走出这一步?吴勇军坦言,即使自己很早就开始做伊莲娇雪、莱珀丽两个品牌,对精油还只是略有所知,这说明品牌方对精油知识、文化内涵和使用方法的宣传和普及远远不够,尤其是正确使用精油这一块非常关键。为此,品牌方虽然完成了把专业线虚高的价格降低这一步,精油相对地平民化,增加了销售机会,但是还需要一个适合的、专业的推广模式,真正意义上去推广、扩大化地宣传精油,包括使用的时间节点、是否需要避光、各种植物萃取的精油的功效等等,只有懂得它才会去用它,才会有强烈的需求。或许,业内更需要的还是克服浮躁。
采访结束后,姜旭辉与吴勇军二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一点:大的市场环境我们不可改变,只有顺势而为,静观其变。然而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贵在专注、坚持,尤其是当你找准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看中精油的你,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