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伟伟在微信签名里这样写道:“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选择将最终塑造我们的人生。”
崔维军说,对员工的管理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也就把握了员工的管理之道。
崔维军和崔伟伟是同胞兄妹,也是十几年来驰骋商场、同悲喜共患难的生意搭档。在山东茌平,俩人合伙创立起来的艾肤天惠化妆品连锁(下面简称“艾肤天惠”)目前共拥有10家分店,现有员工约60名。在他们看来,管理没有诀窍,更无捷径,必要的一条就是“一定要让员工高兴”!
兄妹店搭配“活气”
1999年,大学毕业的崔维军不放心妹妹崔伟伟在外面打工,于是,他在家乡茌平盘下一处30多平米的小店,让妹妹一手操持,自己出去闯荡。可以这样说,开化妆品店原本只是崔维军稳定妹妹崔伟伟生计的一个法子,没有想太多,就像他自己所说:“我就只是想做点事情,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点事情。”
在外打拼的崔维军从事过多种职业,主管、销售都干过。2005年,他感觉外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化妆品行业却显露出大好前景。为此,他回到家乡与崔伟伟一同经营化妆品店。在二人的合力奋斗、尽心经营下,分店数量与销售额也逐年增加,虽然业内竞争与日俱增,综合成本也逐年上涨,但是艾肤天惠销售额一直保持着每年20%的匀速增长。
在与《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分享中,崔维军给记者的印象是:憨厚、实在,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办事、做好自己”。他推崇顾客至上,主张精品战略。就拿凯芙兰来说,2010年店里引进凯芙兰,顾客的反响颇好,特别是底妆、BB霜,在店里所有彩妆里是卖得最好的,于是,为满足顾客需求,店里每个月都会打造几款凯芙兰产品的爆品。目前,店内彩妆有凯芙兰、美宝莲、玛丽黛佳三个品牌,而凯芙兰的销售占比高达50%。
仔细说来,最初的开店只是崔维军的无心插柳之举,至少当时对于未来的事业规划来说是的,但是艾肤天惠的今天绝非偶然抑或仅凭运气就能得来。从一家小店发展到10家分店,不少老顾客对于崔家兄妹的完美搭配赞不绝口,“他们俩搭配可活气了”!
都说亲人朋友之间不要合伙做生意,容易产生矛盾,但崔维军和崔伟伟两兄妹却打破此种说辞,反倒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风起云涌的业内环境里,在群雄逐鹿的同行竞争中,在两种迥异的性格长期磨合中,且看崔氏兄妹如何应对。
在崔伟伟心中,崔维军是一位性格沉稳、内向、顾大局的兄长,而崔伟伟则是开朗、性子急躁、办事雷厉风行的人,一缓一急,一内一外,水火不容的两种性格,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崔维军沉稳、内向,但是在生意场上冲劲十足,崔伟伟虽性格开朗,但作为女性终究有点“不太敢”的意思,因此,在开分店的时候,两兄妹就较上了,前者说要开分店,后者则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一开始我会阻拦,但是后来多次证明他做事几乎没什么失误,我也就十分信任他了。”
面对外部危机时,兄妹俩的反映几乎一致。开店十多年来,经常会遇到实力强势的对手挨着自家开店的情况,对此,兄妹俩虽然都表示“压力很大”,但是所产生的想法和采取的行动也如出一辙,“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你能做和必须做的就是武装自己、强大自己。”崔维军有感而发,“时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不论是做活动方案还是产品管理,为消费者争取更多的利益。”这是艾肤天惠在当地声誉甚好的重要原因。
在对店的管理上,崔维军凭借自己在外多年的打拼经验,揽下“外联”的活儿;崔伟伟则靠着女性的细腻和她热情、善良的特质操持“家务”,深得人心。正如店长崔萍萍所表达的,“一内一外,这搭配,没得说!”
寻求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平衡点
分店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人员管理的难度。但从崔伟伟爽朗轻快的笑声告诉记者,她有办法!
目前艾肤天惠员工约60名,其中固定员工占50%以上。崔伟伟告诉记者,“今年有30%的员工会辞职回去生孩子”,30%的员工要离职,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迁徙”,但崔伟伟依旧乐呵呵地说:“没事啊,我为她们高兴,她们过两三年就会回来的。”
在招聘员工上,崔维军的想法与以前有很大不同。以前,他看到穿着朴素的员工前来面试就感觉不对劲,“总觉得这样的打扮和这个行业格格不入”,而现在,他强调:“那些打扮朴实的员工其实大部分都是能做事的人。”以貌取人的法则已经不适用了,能踏实做事的人才能入得了老板的法眼。崔伟伟的用人之道就俩字:有心。在她看来,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其它的要求也是其次的,只有愿意用心做事的人才能做得长久。在员工的选择上,他们也比较注重家庭氛围和谐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能保持畅快的心情,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在人员管理上,崔伟伟的主张有点“无为而治”的味道,用她的话说就是“大差不差”。
“上班时间短一点,工资高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一点”,乍一看,俨然是渴望自由的员工心理,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错也!这是崔伟伟说的,你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崔伟伟一天到晚挖空心思想着的,就是如何让员工上班时间短一点、工资高一点、自由时间多一点。她说:“一定要让员工高兴。”
安居而后乐业,为了让员工高兴,对于农村来的员工,他们会主动为其找好住的地方;员工家里有难,他们会主动出钱出力,帮助其渡过难关;对于年龄稍大却还未成家的员工,他们也会为其留意合适的对象并牵线搭桥;对于哺乳期员工,他们会特许其每隔两三个小时回家给孩子喂奶;有时候因为调班,家中有小孩的员工会出现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为此他们开明处理,因此周六周日有些员工会把孩子带到店里来……
崔萍萍说:“崔总是特别感情化的一个人,把我们都当亲人。”崔萍萍在公司工作了十几年,但是她从未感受到“怕老板”,也正因为这样,在公司待上十几年,除了自身追求稳定的性格,她觉得主要还是“军哥”和“伟伟姐”的人性化管理留住了自己。
谈及人性化管理,大伙儿不免要唠上几句。人性化管理真的能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吗?公司规模扩大倚靠制度化管理靠谱吗?人性化管理的温情与制度化管理的规范如何二者兼得?不用说,不少店老板已经迷失在二者之中,回头是岸还是追逐彼岸灯火?
崔伟伟的管理之道也并非有多高明和复杂,只是她恰恰找到了适合自己员工的平衡点,在制度与人性中掂量得当。在公司十几年,崔萍萍几乎感觉不到同行所说的“压力很大”,就拿每天员工的销售任务来说吧,没有完成任务并不会有太多的惩罚,但是倘若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任务,那奖励就会非常诱人。崔维军说:“对员工的惩罚并不是想要罚他们多少钱,只是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并知错就改。”
“崔氏管理法”所追崇的不是人性化管理的完全人性,也并非制度化管理的条条框框,他们所追求的、正在做的是必须给员工一个制度,但是可以灵活变动,就比如某位员工正在哺乳期,那么她早上晚来一两个小时也是可以宽容的;让员工感受到温情,但是制度的规范性能确保他们松弛有度。对待消费者,艾肤天惠也报以同样的宽容:有些顾客结婚的时候买的是双份的产品,但是考虑到产品保质期,店内会允许其调换其它产品;顾客买到不合适的东西都可以来店内调换等等。
“对员工真诚、真心,对他们的感情不能掺假。”对员工的感情不掺假,员工为老板干事才不偷懒。说到底,对员工的管理遵循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出身朴实的农村家庭,这使得崔氏兄妹多一份对员工的善解人意、对顾客的忠诚服务,“大差不差”的管理也为员工带去温馨和轻松。在未来,崔维军表示要让员工看到公司发展的希望,让他们在工作中感觉到自豪;崔伟伟反复强调要更快更好地解决所有员工的吃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