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专营店发展的黄金十年期已过,这在业内已是不争的事实。有意思的是,相较于“2012年面膜年”的捧场说法,发表此种“喝倒彩”结论的甲乙丙丁,对此恐怕无据可考了,不过现如今谁人不是开口闭口来一句“黄金十年已过”、“不做死,做了也死”,真是今非昔比。现实永远比人的反应和发声要快上很多步,当下还有人在炒剩饭、纠结、伤心,就已经有人正在自揭伤疤、刮骨疗毒,也有的人“弃暗投明”,打算撂摊子不干了。总之,对他们而言,十几年的开店历史、好几家的店铺行当变成--曾经的黄金马甲,来日的压力山大,有这身家伙的“老主们”也是苦不堪言,放话不再干了,大有“不思蜀”的节奏。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势头在山高水远的地级市、县城的专营店尤其突出,掌门人们生长于斯,居然也要弃而远去了。这究竟是何由头、有何苦衷,逼着他们喊转行呢?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因机缘结识了主人公,两位同样距离上山长水阔,东北、西南各一端。其中一位是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楚留香化妆品店的老板楚玉忠,今年7月18日迎来了店铺的15周年,现有6家店,主要分布在白城市、通榆县两地,楚玉忠决绝地说道:“完全不考虑再去开店了”,并疾呼:年轻人,你快回来!而另一位,侯永明,曾是云南省思茅市(相当于县级市,现已改为普洱市思茅区)的佳丽化妆品店的老板之一,在佳丽开到8家店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半路分家,两年后再以“汇美集”的新姿态进入思茅。然而侯永明半认真地说道:“哎呀!如果能让我选择的话,绝对不会选化妆品……”唠叨到此处,我们不禁想问在你们俩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谁老、谁新,谁是第三方?
不约而同地,相较于“老主”,我们都想到了当地市场中的新人。有些意外的是,一新一旧,在楚玉忠和侯永明看来,却又了完全不同的意味。现状是,旧人没哭,新人也笑不起来。
楚玉忠面临的是,楚留香化妆品店所在的繁荣北街已不再繁荣,并且店内十几年、三四年的员工也不再年轻了。据楚玉忠介绍,多年前这条街作为当地唯一一条步行街,珠宝、服装、化妆品等等,集中了白城人的绝大部分消费,八九十平、一百平米的门面就需要租金三四十万,年涨个二三十个百分,也不愁没人要。而从去年开始尤其是今年,取而代之的是接二连三的门面出租信息和空房子,用他的话来说,整个零售商业也不行了。而在白城另一边,吉林省城的连锁超市、卖场都下沉、见缝插针,终究在最后迈进了这座吉林西北的边城。在这一形势下,商场分流,步行街人气不旺,导致的结果就是他的店营业额不涨、毛利率下降,房租成本有增、员工工资收入得升……楚玉忠感慨自己的专营店就在生死的临界点上了,离亏钱不远了。不谈百分之三十的毛利,更别说再去开店了。
与其稍有不同的是,侯永明和汇美集默认里把自己当作“第三方势力”,这个第三方相对的是当地有两个十几年老店的竞争对手,说白了就是“老人做新牌子”,三方势力总计8家店分割着二三十万人口。侯永明直言,新人“汇美集”一进市场的现状并不明朗,“因为起步几个月,无论你用什么宣传方式,还是在你的品牌结构、地理位置上做文章,我们一个店的基本需求还是无法满足”,对汇美集的详细情况和走向还不愿多谈。他分析称,这些十几年的老店在当地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知名度广,也有比较好的会员传统,一直跟着品牌和厂家走,日子过的自然不赖。有意思的是,侯永明打造的汇美集,也有意要作为第三方势力来搅搅局,企图以很好的理念、想法从中厮杀、突围,对方的弊病也是让他抓了些眉目,比如跟着厂家走。
缺啥、要啥,凭啥思变求进?
很多时候,求进与思变之间既是一步之遥,也是千里万里。
缺人,缺年轻人!楚玉忠认识到,如今楚留香专营店即便不断地让利、更多地销售名品,所得毛利率也才10%到20%,要想将单店产出做大更难,究其关键在于营收难增。他分析说,县城的化妆品生意很大程度上是一口青春饭,要在白城吃上一口越来越难。据介绍,通榆县城内有近8万人口,其中就有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凡是念书求学走出去后就少有回来的,而不少外出务工者、求学者对家乡多是又爱又恨。而即便是楚留香的员工,干了三四年的还算是新人。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进店消费化妆品的人群少,内需不足;另一方面店内缺少年轻的新鲜血液,来刺激、拉动员工整体的激情和活力。面临这一现状和短板,楚玉忠直言,即便以后要开店,也不可能再选择这个地方了。
缺独立,缺少清晰的思路和品牌理念。这是侯永明给《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的答案。侯永明说到,这些十几年老店、他们七零末八零初的掌门人,以及长期跟着厂家走的思路,将远远跟不上社会的趋势,这些老主们心存侥幸,心中留给对手五年、十年的追赶时间,而超越很有可能只是一下子的事情。一方面,这些老主们依旧实行品牌+管理的经营模式,潜移默化受着厂家的思维习惯和“洗脑”,将日化产品以“说、学、逗、唱”方式,变着法儿地把“专业”化,而离消费者越来越远;另一方面,那些已经投了很多钱和物的店主们,似乎意识到化妆品行业利润和收益已经从上游跌落到中下游,并且操碎心费尽了神还做不好,如此何不转投其他副业?侯永明补充说道:“这所代表的是很多县级市的店老板心态”,对此会有多少人去否认呢?即便如此,侯永明还在做他的汇美集,楚玉忠也没说放弃他的楚留香。侯永明的“申诉”不仅是出于对汇美集的殷切期望,更是参照国内许多大型品牌连锁后,对县城店的痛定思痛,他认为,县城店也可以有做品牌的追求,因为现在开店步入到拼想法、拼思路、拼精力的境界,而不是拼钱、拼资历;经营上,回归到零售,把日用品当作百货类一个板块,产品与服务能贴近生活、贴近消费者,如此老主们的应该会更清晰。
针对这些问题和现状,烟台小小润美化妆品连锁总经理姜旭辉表示,这不仅存在于县级市场,许多A类市场也有。他建议,这些店主们暂时不要盲目去调整,首先要静下心来找一找自己的问题、找差距,认清楚社会发展大势,寻找营销时代的发展良策,“当你能为成功找方法时,你的方法会越来越多;当失去行业信心时,理由与借口也就多了”。
大浪淘沙始到金,我们必须承认优胜劣汰的规则不会因市场大小、远近而更改。借用姜旭辉的一句话作结:“一旦停下来,我们退步的速度一定是前进时的几倍、十倍甚至百倍。只有前进,哪怕是我们像蜗牛一样在慢慢爬,至少是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