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纲:打造顾客心目中的“百年老店”
人生是充满变数的,你无法预料十年后、二十年后,自己会有怎样的际遇。正如四川攀枝花欢颜化妆品(以下简称“欢颜”)总经理陈纲所说:“人生是很奇妙、很诡异的,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一个热爱无线电的人竟然做了化妆品!”人生何等奇妙!
“我觉得现在的生意更好做!”
从1996年至今,欢颜化妆品从一家30平米的小店发展到27家分店。分店分布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凉山州的惠东县、会理县等县市,可比年销售额增长在35%~50%。今年新增5家店。
1996年,陈纲24岁,当时的陈纲是怀里揣着“铁饭碗”的事业单位员工。陈纲的开店多少有点偶然,就连他自己也说:“我永远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去做女人的生意。”当时,由于工作比较清闲,他正想着给自己找点事做,正巧碰到一家化妆品店转让,他的创业就这样拉开帷幕。
在陈纲看来,自己的创业远没有江湖人称的那么“惊心动魄”,他认为自己的创业“蛮自然、蛮顺利”,没有所谓的大风大浪,自己一步步走得也很顺利。
放在十几年前,说业内生意好做,估计大部分人都会举双手赞同,而在当下,生意还好做吗?陈纲说:“我觉得现在的生意更好做!”这不免要羡煞旁人了,面对多渠道冲击、综合成本急剧上涨等现实压力,行内人士都表示“不堪重负”,而陈纲的感受却是“冰火两重天”。这其中有何隐情?
“不论从毛利润还是市场规模上来讲,现在的生意都更好做些。”陈纲解释道。十多年前,陈纲初涉化妆品行业,在当时,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信息非常不对称,大家都认为化妆品是一个暴利行业,产品销售价在成本价上成倍成倍地翻,而当时“懵懂”的陈纲觉得“毛利润达到30%就很满足了”。
无疑,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候是很奇怪的。慢慢地,陈纲发现店内的生意越来越好,而周边的店却纷纷倒闭。在这场角逐中,欢颜不仅活下来了,还活得比同行们更风光。此后,陈纲启动“疯狂开店模式”。他说,对于一家良性发展的店来说,开分店最主要的是心态问题,只要你管理上愿意放权,并愿意承受短时间的阵痛,其次是在人才、区域和店铺上下功夫。
显而易见,欢颜的幸运存活在于其适逢其时地打了一场漂亮的“价格战”。那么,现在的生意为什么更好做?
总结起来是三个词:毛利润提高、渠道扁平、规模扩大。以前,市场相对闭塞,特别是在四川等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慢,交通不太便利,因此市场相对较小;渠道层层设卡,产品要经过省代理、地区代理才能达到终端,甚至有些品牌还有全国代理,蛋糕分到终端店就只能“舔一舔”了;以前规模小,分店少,服务人群有限,人们在化妆品上的消费意识比较弱等。而现在,渠道扁平化省去或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这大大提高了毛利润;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使得市场得以开拓,顾客对于化妆品的消费意识增强。
最好的顾客服务: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顾客
市场格局的变化,消费者消费需求与消费意识的变化等,可以说,在瞬息万变的行业竞争中,欢颜也在不断成长、成熟。过去十年,欢颜玩的是价格,是正中消费者下怀的“人有我廉”。现在呢?
如今的市场,变幻莫测,玩什么很重要!倘若继续单纯地在价格上做手脚,小心把自己给玩死了。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的价格与品质是永恒的话题。当下,消费者腰包鼓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需求与消费水平也随之见涨。价格高低尚可商量,若没有在对的时间让顾客遇上对的产品那就是不行!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欢颜就像一只敏感的恒温动物,能感知外界的变化并施以对策。价格优势不是最大的优势,但依旧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欢颜自有办法:“我们会把厂家给的优势一半以上都给消费者。”渠道扁平化使得产品的毛利润提高了,但陈纲深知“舍得”的含义,懂得与顾客分享,才能实现共赢。
也正因为这一点,陈纲谈及电商对专营店的冲击时底气十足。在他看来,所谓的“电商占据价格优势”近乎扯淡,电商最主要的三个优势无非:时间(24小时营业)、空间(消费地点不受限)、品类(接近无限的选择)。因此,“电商给我们的冲击并不是致命的”。
欢颜的特色在哪里?欢颜能给顾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除去常规的顾客服务,我觉得欢颜提供的最好的顾客服务就是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陈纲表示,作为卖家,我们提供的核心是产品,顾客来到店里主要买的也是产品而非附加服务,给顾客匹配适用的产品才是最主要的。
在“把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人”这一条上,欢颜所坚守的责任和付出的努力是实实在在的,这就牵涉到店内选品牌、上产品等相关事宜了。
如何选品牌?如何对顾客负责?总体归纳就是:一看二试三调查。
显然,“一看”就是看产品在其他市场的表现。以前,陈纲在选品牌上十分注重名气,但经验告诉他,产品名气和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不一定成正比,产品名气与产品本身的品质也不一定成正比,而在选择大品牌下面的子品牌时更要慎重。另外,选择一个品牌也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在专营店有限的空间里想要创造效益,那就得选精品。看来,“唯名品是瞻”的法则已经过时了,品质才是硬道理!
既然看好了某款产品,那就拿回来试试看,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好产品绝不只是在电视荧幕上与消费者混个脸熟,还得货真价实。在欢颜,培训部与采购部联合起来对产品进行研究、测评。
假如一款洗面奶说明书上写的是:泡沫丰富细腻,洗后不紧绷,但实验的结果可能是压根就没有泡沫、而且洗完后皮肤紧绷。当然还有产品颜色不符、产品过敏率等,诸如此类,通过测评可以摸出个大概。测评后,对于产品说明书上没有写或者与产品本身不符的,参与测评的员工会将材料补充齐全,并发到公司的OA平台上滚动不停地提供给员工特别是销售人员,以确保在产品销售时能让顾客买到对的产品。而为了确保员工知晓产品的具体特性,每个员工每天都必须浏览并熟记产品说明,新品到店3天后就要进行抽查。
仅仅依靠公司内部的测评而断定产品的功效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陈纲发动培训部在各个区域调查产品使用情况、收集顾客反馈。顾客对产品过敏的,会具体调查,如果是使用方法不对就改进方法,如果是产品出了问题,倘若在一个地区过敏超过3例,则会立即反馈到其它地区并通知采购部停止该产品上货。
“欢颜就是顾客心目中的品牌”
十多年来,欢颜对消费者的认真负责,实实在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欢颜所收获的绝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财富的积累,正所谓千金难买好口碑。据欢颜会理一店店长普晓兰介绍,“欢颜就是顾客心目中的品牌”。有时候,顾客来店里消费,店员会问其之前所使用的产品品牌,不少顾客都说:“就是用你们欢颜的。”
欢颜之于顾客也像是亲戚、朋友关系。会理一店旁开了一家幼儿园,下午接小孩放学的时候,不少提前赶到的家长都会来店里坐坐,跟店员聊聊天。
陈纲经常给员工强调“服务意识”,为了让顾客感觉被尊重和亲切,对于一些老顾客,店员必须记住顾客的姓。普晓兰说:“要善待每一位进店的客人,不一定今天买东西的才是顾客。”来者皆是客,给顾客以耐心、以尊重,顾客才会在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你。
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有主见,他们对于化妆品的认识程度甚至比导购还专业。对此,普晓兰表示店内也不乏前来与店员探讨化妆品的“知识渊博”者,但正因为这样一种压力,店员能从消费者那里得到学习,会主动去学习专业知识。压力转化为动力。
普晓兰2007年加入欢颜,期间因生孩子中途离职,2011年重新返回欢颜。现在,普晓兰已是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她说:“做店长是一种全方位的工作,店务管理、销售知识、协调店员工作等都要做。”在欢颜,店长也有一小部分的销售任务,在培养员工管理才能的同时不忘记销售知识,况且,“销售也会给人带来成就感”。员工心目中的陈纲是“又敬又怕”的,普晓兰觉得,老板是一个不拘小节、敢闯敢做的人,有远见,能随机应变。当年,他抛下令人垂涎的事业单位工作自主创业就是铁证。
陈纲说,对于员工的挽留,一方面肯定是合理的薪资,另一方面则是宽容的企业文化。他说:“要让员工感受到轻松。压力太大,皱纹长得太快,员工也不满意。”在完善公司化管理的同时,陈纲也在努力寻求一个宽严相济的平衡点。根据行业特性,陈纲在员工培训上主张“三分之一在理论,三分之二在实践”。因此,他们会尽量简化员工培训的每一个课程,员工的培训内容集中在一张纸上,再配合培训老师的PPT,重点与细节结合。
从一个热爱无线电的人到在日化界混得风生水起,陈纲靠的不只是运气,也不只是策略,还有他与时俱进的学习与随机应变的心态。除了自身的实战经验,他经常看书给自己充电,与媒体接触,“媒体的兴起对行业的发展推动很大”。
陈纲现在做的和未来将要做的,是将欢颜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一个靠口碑支撑起来、靠信任深入人心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