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美妆工具“顽疾”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凭借对美妆工具品类的走访及探索发现,美妆工具市场目前存在“代理商和终端店家对美妆工具热情度不高”、“消费者对美妆工具的品牌意识难建立”、“美妆工具动销困难”三大症结。这使得多数代理商对美妆工具品类持观望状态;美妆工具终端销售难以起量;美妆工具市场还没有一个领袖品牌。
针对美妆工具这些无法避免的现状,我们可以试着通过以下方法去尝试解决。
通过易耗美妆工具撬动销量
代理商大多还停留在“美妆工具就是流通货,卖不了多少钱”的老观念上,对美妆工具热情度不高。对此,美妆工具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细分,从市场成熟的品类入手”,让代理商从易耗美妆工具着手,找到机会和利润点,建立代理商做美妆工具品类的信心。
美妆工具企业可以尝试采取从消费市场成熟的快销品类‘化妆棉’着手的策略,然后是毛刷、粉扑品类,一步步攻破,最终带动全局。部分美妆工具品牌已开始集中精力打造易耗“爆品”,以寻找美妆工具全线突破点。
就终端来看,易耗品也是专营店大连锁采购的首选,这对提高店内的会员粘性会起到有益作用。广州一家化妆品专营店主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化妆棉、修毛刀、睫毛夹、双眼皮贴、旅行装小空瓶等易耗美妆工具最受欢迎。
提供终端陈列及动销方案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了解到,虽然终端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美妆工具的产品质量,然而在哎呀呀、千色店等精品店渠道,低价位的美妆工具更畅销。苏州淑女美业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啸林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小的化妆品店适合卖一些低端的美妆工具,在100平以上的化妆品店适合中档的美妆工具,在一些大店,则适合卖一些高档的美妆工具。”
多数代理商对美妆工具接受度不高,是因为对美妆工具的销量没有信心。终端店对美妆工具经营的积极性不高也多是认为美妆工具对店铺销售贡献占比过小。当然,也有知情行业人士表示:美妆工具的效益表现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店主观念而异。少数对美妆工具经营热情高的甚至营业额中美妆工具占比超过35%以上。
对于经营美妆工具的企业而言,要想让代理商及终端店扭转对美妆工具的偏见,是时候制定一些适用的终端陈列及动销方案了。
广州雪贝儿美妆用品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陈斌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自去年9月份开始,雪玛丽品牌陆续推出了‘买一送二’、‘享美丽送健康’、明星单品沙龙会、加一元换购修眉卡等多个终端动销活动,市场反响强烈,不仅得到了已合作代理商和店铺的一致好评,起到了提高客单价和单店销售量的效果,在去年年底的几个招商会上,更是赚足了眼球,吸引了不少客户。”
终端品牌雪玛丽在根据不同季度不同节日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终端动销方案的基础上,培训讲师也会根据终端店铺的实际情况,通过亲身体验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导购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导购人员有了生动的体验,才能更好地整合店内资源,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
为了配合动销,雪玛丽更是勇做美妆工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雪玛丽之前,没有一家美妆工具品牌做过广告。雪玛丽不仅邀请广州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拍摄广告片,更是对渠道媒体和终端媒体选择性、阶段性集中投放硬软广告,强化品牌形象。另外,雪玛丽不仅在终端开展“买卸妆棉送卸妆液”、“买眉眼贴送假睫毛”等买赠形式的促销。提供产品,还给终端店提供爆品堆头、明星单品的陈列方案。
“雪玛丽将重点放在注重产品包装、纪念版套装、宣传品等主形象承载物的设计统一性,并集中体现‘便捷的、时尚的、带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终端陈列突破性的采取前背柜陈列设计,辅以中岛、台面架、转角柜等柜型,采取挂件和摆件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客户和消费者耳目一新的美妆工具品牌终端形象。”陈斌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妆工具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其公司旗下四个品牌共完成2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30%,这一数据可以说是振奋人心。然而,做美妆工具很琐碎,要面对的上游供应商比彩妆、护肤都要多而杂,具体到一个睫毛夹、一片修眉刀里都有很多学问。企业要想做好、做大美妆工具,最重要的还是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挫折,经得起折腾。同时我们也希望美妆工具企业能不懈努力为国内美妆工具市场带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