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网销 » 正文

快之后,还能大吗?

发布日期:2014-10-30 09:47   作者易秀峰

 快之后,还能大吗?
图说:电子商务的显著特征“快”

           “快”是电子商务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位朋友,纠合了一批狐朋狗友,集了50万做护肤品,3月投身电商,到当年7月即达到100万元/月的销售额。

  放在传统渠道,这似乎就是一个“奇迹”。因为3月推出的新品牌,7月似乎应该还在热火朝天的招商当中,即便有了经销商,货都还在经销商的仓库里,未曾开始真正的销售。

  在化妆品行业呆了N年的人不少,自认为见多识广者亦甚众,习惯了传统渠道的品牌发展速度。然后在一些热血“青年”忽悠下触电,他们发现竟有一大堆“突然”冒出来的电商品牌,转眼间便有“落伍”的感觉,似乎短短两三年时间,这些品牌就捞得几千万上亿的营业额,他们竟从来没有“见”或者“听”过!

  于是乎,全民皆做电商,化妆品行业亦如此。众多企业纷纷上马电商项目,说好听的是为了那趋势、那潮流,不能落后于时代,说不好听的,却是为了那短时间内即能看到的“业绩”。

  “见风上,马上死”的品牌不少,咱不讨论。

  只说那些稍微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品牌。折腾了两三年,似乎看见了未来的曙光,因为品牌营业额上百万甚至千万了,但似乎也就到这了,再怎么努力,好像就上不去了。

  事实也即如此。

  化妆品电商品牌,年营业额过5亿的屈指可数。很多做了5年以上的品牌,而且是行业里认为是电商标杆的品牌,线上年成交额,也就在1、2个亿之间徘徊。这与传统渠道当中,已涌现的10亿级(指以10亿为单位)品牌相比,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为什么大不了?

  是这些企业不想让品牌大吗?不是也是。“不是”,即这些企业哪有不想做大品牌的道理;“是”,却是原来电商品牌发展很快,与其加大投入做大一个品牌,不如小投资做新品牌来得见效。

  还有,在整体零售交易当中,线上份额只占7.7%(2013年数据)。虽然马云号称N年之后,电商将占半壁江山,但现在的电商,还仍然是“小弟”市场。这意味着,蛋糕还没有做得足够大,品牌自然也很难大起来。

  蛋糕够不够大,如何更大一些,不是咱们操心的事,马云刘强东们更着急,咱们说说品牌如何大的事。以下所述并不一定对症,但“试错”永远是电商品牌前行的第一要务,所以,咱们也要勇于总结,大胆陈述。

  第一个努力,品类延伸。这个建议一出,肯定会有相当多的品牌要拍砖。为何?因为现在在线上成长起来的品牌,几乎都成了某个品类的代名词。如御泥坊,大家想到的是泥巴面膜;阿芙,是精油;BEDOOK,是祛痘……如果BEDOOK出一些抗衰的产品能卖好吗?大家肯定会持反对意见。所以,品类延伸,很容易模糊品牌定位,让消费者产生疑惑,不能拉动销售增长。事实上大家也可以上御泥坊的旗舰店看看,出来的品类产品不少,卖得好的还是泥巴面膜。

  但这不是一个伪命题。

  譬如一个身体护理品牌,可以成为沐浴乳方面的第一品牌,但是不是也可以出身体乳呢?或者如阿芙一般,精油卖得好,精油添加产品能不能也卖出来呢?而且,品类延伸,可以采用子品牌的形式来避免出现品牌定位模糊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品类延伸如何成功?大家也能见到不少品牌的尝试,大都以失败呈现。什么样的品类延伸是成功的?只能说没有一个定论。你的消费者是谁?你的产品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他们能接受你这样的延伸吗?相关性、互补性如何?等等,也许会有答案,一切以你“试错”的结果为依据。

  第二个努力,渠道延伸。事实上很多品牌都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这个渠道延伸,不是指如传统渠道般从百货商场往专营店延伸,或者从日化向专业延伸,而是指在线上的渠道延伸。譬如以天猫经营为主的,开发集市店,然后再上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上去开店;觉得还不够的,又在网上找些分销商,几万家分销商铺下去,广告都省了;或者干脆再自建独立商城,搞呼叫中心;还有就象马云一样,跟着他玩O2O(这不是纯线上的事了)等等。

  渠道延伸不是件简单的事。一是投入,不要以为多开家店就是渠道延伸了,销量就可以翻番了。一句话,一个京东店也就相当于一个天猫店,你也要人员,也要推广,也要促销,才能有流量,也才能有销量。二是控制。譬如产品之间的竞争关系,譬如价格控制等等,都是要考验品牌智慧与手段的事。

  在一条渠道上找活,所有精力、人力、物力都可以倾注其中,全力投入,不用顾及其他;在两条以上甚至是N条渠道上找活,精力、人力、物力都要分散,还得荡好跷跷板,价格、产品、促销……一个不好,就会翻船,的确是件难事。

  但不管怎样,多条渠道多条路,有机会了,有必要了,自然要去走的好。

  第三个努力,坚持。

  这似乎又有人要拍砖:做电商这些年,不就是在坚持么?

  是的。欣赏这种精神。但如何坚持呢?

  一只产品,做成了爆款,一直从08年爆到14年,可也就是这一只产品卖得好,这是坚持,胜利的坚持,也是可怜的坚持。

  最初的成长,肯定是以流量为第一目的,甚至是要牺牲利润大打价格战来获得成功的,无数品牌不外如是。但是,品牌度过导入期后,如何继续前进?还继续以价格战为唯一的武器吗?也许会有人说,打价格战有何不可?我赚邮费都赚翻了。

  好吧,坚持赚邮费,也算是一种坚持吧。

  但是,如果要想做大,能否做到这些坚持呢?坚持专业!坚持文化传播!坚持创新!都说电商品牌没有文化,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你也就明白为什么没有“大”品牌了。

  最后想说的,化妆品电商品牌,也是有“大”品牌的。

  有品牌已经年销售额过10亿了,还在不断地攻城掠地。以独立商城为依托,不断开展新的项目:呼叫中心、天猫店、分销渠道……我们甚至能想象它以单品牌成就百亿年销售额的可能。

  再回来看看行业,我们可以说,中国不缺钱了,化妆品行业也不缺钱了,所以如果做电商,我们不仅要快,而且要大。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