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商超 » 正文

“分手”,请快乐

发布日期:2014-09-24 09:10   作者黄曦

  这年头,谁没分过手!无论是品牌商甩代理商、专营店,还是代理商、专营店弃品牌商,那都再正常不过,也算不上什么事儿。然而,站在没有品牌主动权的代理商、专营店角度来说,挨了甩、分了手后,为了下一段能好好过,怎么也得分析下这理由,甚至是必须为之。用正常一点的“伪”行业术语来说,那就是要定一定自己的标准和尺度,明确究竟什么样的品牌、哪些品牌应该被“砍”。

  另外,还有个问题也值得挖一挖:分手了双方的“财产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何妥善处理仓库尾货、货款又该如何清算、押金到底要怎么退等等,这些关系到双方之间还能不能做朋友、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的问题,究竟在目前的化妆品行业又是怎样呈现的?

  闲来无事,在网上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样一帖子《化妆品SKU,该砍就砍》。据该诊断店铺咨询需求,其是一家主营护肤和彩妆品牌代理的皇冠化妆品店铺,月销售额2~3万。店主介绍,目前店铺商品类目中除两个货源相对稳定且有大量库存的品牌外,其他品牌货源均不太稳定、基本1到2件。问:清仓处理是不是该把其他货源不稳定的品牌下架?

  在专家诊断书中,所谓的坐诊专家指出了几点问题:店铺主推的重点品牌究竟是什么、爆款在哪里、滞销品是否都有备货等。当解决了这样几个困惑后,兴许该店铺对各品牌的孰去孰留也就有了一杆秤。换另一个角度来说,即明确了“选”与“不选”品牌的标准和尺度。而线下的状况如何?

  反“大跃进”

  经历告诉他,“大跃进”要不得。

  在接受《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时,泉州丰泽娇美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勇军聊起了他的“哑巴吃黄连”经历。据他介绍,彼时娇美刚拿下某一品牌代理权,还处在新旧代理商调整期。然而,在还没有足够时间调整原有代理商紊乱的市场状况下,却又遭到了品牌商的咄咄“逼债”:管你市场调整不调整,管你投了几百万、库存几十万的庞大数字,该品牌商盯着的就两个字——回款。“库存还没有消化哪有心思回款。”

  不仅如此,该品牌向来敢于在广告投放上下血本,这已是众所周知。然而,却又将巨额广告费用的压力转嫁到代理商身上,用吴勇军的话来说,“打广告的时候就是跟你要钱了。”撇开这一点不说,吴勇军还透露,该品牌虽做好了空中宣传但实际地面功夫却并不扎实。“没有管终端的形象、终端的成长,品牌就是很急躁。”另外值得补充的一点是,线上表现不错的这一品牌,却并没有妥善处理好其线上价格对线下的冲击。

  达不成你情我愿,那就只有分手。最终,吴勇军将该品牌库存退回、归还市场、移交客户资源。但在处理货款、押金等后续问题上,却是吃了哑巴亏。“钱在他们那儿,我有什么办法。反正乱七八糟扣得损失了十来万。”吴勇军道。

  正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吴勇军表示,现在选品牌就比较慎重了。据他介绍,现如今丰泽娇美引入新品牌时,并不会进行大范围的布点,而是选取二三十家网点尝试、考核。试行期考核的标准有两点:品质和服务。是的,没有销量。“我们今年更倾向于品质第一、服务第一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品牌能否以品质吸引回头客,跟踪服务能否跟上市场需求。对能影响品牌市场延续性的这一因素——团队稳定性,吴勇军认为也必须予以考虑和重视。

  “以前会听听政策,前面承诺的很多,但是做得却是天差地别,现在的话就会更慎重了。”吴勇军坦言。

  要走,还得走准

  作为厦门欣新格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宏图透露,他们也曾有过两次“砍品牌”经历。据了解,早在两年前,厦门欣新格操作A品牌的市场状况就达到最高值,“大概能做到几十万,网点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家。”

  至于为何最终选择分道扬镳,施宏图给了《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两个原因。第一点,没有创新。据他介绍,当初A品牌能突围市场就在于其推出了贴花政策,且对比其他同类目产品性价比更高,“刚开始可以做一百来万。”然而,在产品推陈出新上,该品牌却走了一条弯路。在没有摸清楚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第一批新品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买单,甚而至于是于消费者需求背道而驰。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第一批新品出来很失败。”市场的竞争是无情的,对A品牌而言,这一次的失策让它最终与自身原有的领先优势告别。同类竞品开始模仿贴花或稍加创新,直至泛滥。不仅如此,竞品们还顺着消费者需求不断推新品、打新概念,市场占比逐渐扩大。自然,A品牌的市场也被迫萎缩。

  再来说说B品牌。施宏图告诉记者,该品牌曾在去年推出一个新系列,十余个单品中绝大部分用作赠品,仅有一两个单品是能拿出来赚钱。可以大胆假设该品牌是在试图打造爆品,“但是爆品打得又不太成功,量没上来,意义就不大。”据施宏图介绍,在意识到这一问题后,该品牌也有作出调整,将那些仅用于充当赠品的单品删除,集中精力打造那一款爆品。至于调整后的效果如何,施宏图表示他也无从得知,因为自那时候起他就已经不再是该品牌代理商了。

  虽然没法继续与该品牌合作,但施宏图表示,目前彼此间的关系还不错,并没有因为处理库存、货款、押金等细节问题而闹得双方不愉快。“不做的时候就把货退给它,然后一个礼拜后就把款打给我了。”

  在聊到“砍品牌”这个话题时,甘肃宝丽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权的意见是,不要吃太撑。通俗地讲,就是要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有些牌子接上了但是你跟不上对方的角度,人家自然而然也会砍你;我们也不会去接一个我们掌控不住的品牌。”北京冰皙一族连锁机构总经理范孝卫则认为,得找跟自己气场合拍的品牌。据他介绍,冰皙一族以shoppingmall店为主,此类店对品牌的要求并非在“量”而是“质”。因此,冰皙一族对品牌的筛选更多是围绕着精品店的方向来定。

  代理商、专营店究竟是依照什么样的标准来“砍品牌”,这里没有罗列出那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等理由,只是通过几个简单案例陈述各经销商“砍品牌”的理由。然而,通过表现不同经销商对品牌的取舍及其依据,或许集结也能成为一条条的标准。但在最后,《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要给出的一点建议是,无论双方以什么理由分开、以哪种方式分手,都请分手快乐,毕竟一次性买卖指不定将来就会后悔。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