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图书馆门口,经常有三三两两几位“卖糕的”,头戴红军帽、身穿海魂衫、系着红领巾的女生模样,吆喝三块钱一支的绿豆冰棍。她们极具风格的打扮,愣是将三块钱的冰棍贩卖出了80年代的感觉。你若因此而豪爽地掏出三块钱,那就对了,你的念旧情怀被他们成功勾起,因为雪糕的广告语就是“吃出小时候的味道”。
何为情怀?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义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某种感情,既包括个人角度的如恋旧、慕新情怀,也有上升到民族、国家层面的情怀。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的情怀对孩子影响至深;对一个企业来说,领导人的情怀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策略发展和产品的形象体现。而近年来频频上演的民族品牌委身外资乃至退出历史舞台的案例,公众扼腕叹息的同时,又将本土品牌领导人的“民族情怀”推向了舆论的制高点。这背后的孰是孰非,实在值得好好参一笔。
卖情怀的“罗布斯”
6月份的日化市场好不热闹,只不过浏览下来,莫不带一丝悲情的色彩。丁家宜嫁入豪门四年惨遭抛弃,上海家化牵手平安后内讧升级,这一切都让本就敏感的公众神经再次为民族日化品牌捏了一把汗:丁家宜没了,上海家化前途未卜,下一个是谁?
如果时间倒退到2008年,“汇源果汁即被可口可乐收购”的言论甚嚣尘上时,其领导人朱新礼被激进的网友大骂“没有民族情怀”,是出卖民族品牌的刽子手。直到商务部出面以反垄断为由成功阻止收购,事件才得以平息。
先不论是非,至少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公众对“民族品牌”这一词的敏感。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收购与被收购都是市场行为,如今却被冠上了奇怪的政治色彩,这多少与本土品牌弱势有关。被打压、被收编、被抛弃,公众哀其不幸的同时,似乎更怒其不争。因此当一个本土品牌崛起兴盛时,理所当然地被公众赋予扛起民族品牌大旗的期望。而一旦被收购的事实达成,领导人多多少少会被口诛笔伐:喂,你这人实在太没民族情怀。
或许大家都有些激进偏激,但细看整个日化市场,似乎难以找到很好的反驳例子。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民族品牌委身,有市场经济的主因,但也与企业领导者的民族品牌的情怀不够有关。市场浮躁、人心不稳。至于情怀,等等,还是先谈谈钱赚得怎么样了吧。
也不乏一些聪明的企业家,靠卖情怀积累了大批拥趸。情怀也能卖?目前来看好像是的。网上有个总结段子:Apple卖体验,Google卖开源,小米卖概念,锤子卖情怀。传奇的罗永浩,象征认真、执著、严谨的“匠人情怀”,这一切足够让锤子手机蒙上一层理想主义色彩。有多少人纯因为被那句“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打动,而心甘情愿地掏出了3000块?
要论产品口碑原始积累,没有,因为这是锤子手机第一代;要论产品技术含量,做手机的海了去了,罗永浩还不过是一个前英语老师。为什么这么多人买账?并且粉丝还像虔诚的教徒一样,心心念念“老罗不认识我们,但他爱我们”?或许粉丝的一句话可以总结:“他太实在了,不仅能把牛逼吹出去,还能都尽可能地实现或接近。或许,老罗无法达到iPhone的高度,但是,这个星球多了一个这么憨态可掬、有理想、有才华、有情怀的中年男胖子。”
资本没有感情,情怀可以坚守
1996年,重庆奥妮洗发水邀请刘德华代言,以“黑头发,中国货”力图发出国货声音,向民族品牌形象过渡,从此开创了“打民族牌”的先河。而如今这一策略依然兴盛不衰,似乎从侧面也可窥见民族品牌的尴尬与捉襟见肘——因为有需求才有市场。
当年高喊“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的奥妮已经黯然落幕,本土日化品牌几经沉浮,大多已折戟沉沙。当民族品牌不民族,自主品牌欠自主,难怪市场上一旦出现外资并购本土品牌的风吹草动,众人的敏感神经就会被轻易挑起。
而另一方面,缺乏民族自信也为浮躁的市场添了一笔悲哀的谈资。一些本土品牌模棱两可,打擦边球,刻意渲染甚至是伪造“外国血统”,只为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塑造一个“高大上”的形象。当“假洋鬼子”的真面目被揭穿,唏嘘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悲哀:别说坚守的情怀,为什么连承认自己身份的勇气都没有?
更多的是一种行业浮躁的心态:见好就收,赚完就走;要么是极度膨胀,恨不得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结果战线过长提前死亡。总而言之,对品牌的把握缺乏一种细水长流的坚守情怀。
“民族经济主义的布道者”,哇哈哈集团领导人宗庆后曾这样定义自己。这位民族企业的领导人,最广为人知的事情之一便是与法国达能的抗争。1996年,哇哈哈与达能正式合资,达能获51%的股权。宗庆后与之约法四章:品牌不变,董事长职位不变,退休职工待遇不变,45岁以上职工待遇不变。其更是以强硬的作风和多年累积的威望,牢牢掌握着哇哈哈的控制权。
正是这一合资经历,哇哈哈显然在品牌的坚守上更为敏感,宗庆后更是在多个场合呼吁保护民族品牌,甚至在全国两会上提交议案,提请立法限制外资并购垄断。
市场经济环境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约翰·多恩的这句布道词大概很能准确地描述出身处其中的企业心境。合资、被租用、被收购,个中原因一言两语很难道清,都有出于利益的权衡与考量。不是合作就是竞争,或许说,资本是没有感情的,但是情怀可以坚守。这个情怀,可以是对质量的坚持,对风格的把握,对品牌的坚守,对社会的责任。每个企业都应有其可为和不可为。
那么,日化行业呢?谁还有坚守民牌品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