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企业 » 正文

大卖场转型探索,经销商如何面对?

发布日期:2014-09-13 09:25   作者王济保

  随着新经济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进则生,退则亡,市场发展趋势变化多端,商业流通领域也面临竞争转型,作为经销商面临零售渠道即大卖场转型如何应对?适应潮流的发展就会取得胜利,逆潮流发展就会消亡。

  新经济和技术出现下谋求变革

  随着新经济和技术发展新的渠道涌现,消费者开始从传统渠道转移到新兴渠道上来,传统企业积极谋求线上布局,意味着产业链的上游力量,开始向下推动全渠道的大融合。最终,线上和线下的边界会逐渐消失,消费者将在线下店、网店、移动商店、社交商店等各种渠道存在,所有零售公司只能经过消费者允许才能进入消费者的生活,这意味着我们正慢慢进入到了消费者为王的时代。

  新的零售业态正在形成,线上商圈和线下商圈互相交叉,深度融合,最终将形成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超级店+社区店+网店(PC+移动)+物流配送网”的全渠道架构。

  如今,电商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其中三种主流模式发展较好:即天猫的开放平台+生态系统模式、京东商城的独立运营+开放平台模式,以及苏宁易购的沃尔玛+亚马逊的O2O模式。未来天猫、京东商城等电商起家的零售服务平台,是否会全面涉足线下,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下线物流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电商发展的基础,下一步电商会涉足线下实体体验店的建设,做成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模式。

  传统零售企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模式如苏宁一样,实现线上线下同价、同功能,体验加购物加物流。

  第二种是线上线下商品不同,线上为线下服务,线下以展示、体验为主,如银泰百货、王府井百货。

  第三种以大悦城为代表的新型购物中心,线上不交易只营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数据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第四种以沃尔玛的惠选、日本的7-11等24小时社区便利店为代表,大量低毛利的超大型综合超市将被淘汰,转移到城市外围,中小型生鲜超市和标准品超市在各个商圈内生存,而新兴的24小时社区便利店将和供应链更紧密结合,提高效率后,成为供应商推广新品与开展新品市场调查的一个重要渠道。

  面对不断上涨的租金,逼得卖场必须考虑转型。

  大型超市有小型化的趋势,代表有沃尔玛惠选。产品种类不多,但都是社区居民最需要的产品,而且提供附加值服务如交电费、水费、手机费等。

  租金、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制约着卖场的发展。目前,很多卖场通过电子商务和社区零售会员店的模式,来进行变革。店铺租金的急剧上升,直接检验大型综合超市盈利模式的可行性。

  因为在如此高的租金条件下,现有的大型综合超市的商品结构和毛利率,很难消化租金和其他经营成本。

  大卖场可考虑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化和小型化两种方向。百货化包括在大型综合超市内引进品牌店、品牌厅,进行百货商店式的装修装饰等;而小型化的大型综合超市,更接近社区和目标顾客,在商品结构上要强化生鲜食品和快速消费品。

  经销商转型发展8种趋势

  传统的经销商在和零售渠道打交道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物流服务,而随着物流公司服务网络的不断健全,经销商的物流功能正在被弱化,而且随着现代渠道的蓬勃发展,快消品制造企业将更多地选择与物流配送商进行合作。受厂家直营和大型商超迅猛发展的双重夹击,在各大中城市,许多传统经销商营业额和利润的下滑成为历史的必然,其战略转型迫在眉睫。

  具体而言,经销商的转型有八大方向供大家参考:

  1、专业内容提供商。

  由于经销商做市场多年对本地渠道非常熟悉,这时可以开设营销咨询公司来给新进入者提供营销咨询,从而转头教育领域收取培训费、服务费。

  2、专业配送商。

  专业配送商除了具有良好的物流能力外,还需要有管理能力、谈判能力、市场掌控能力,经销商作为流通产业中的核心成员,对上游厂家而言,具有仓储、配送、融资、信息反馈、各类产品汇集、厂家销售力量的延伸、售后服务等多种功能。但是,实务中,为尽可能掌控渠道,厂家的销售队伍往往主动承担经销商的销售功能,如与零售商谈判、产品进场、陈列、订单获取、开展促销活动等、信息收集与反馈、售后服务(一旦出现消费者的投诉,厂家比经销商更着急,更责无旁贷)。

  而经销商的当地仓储配送和融资(资金垫付)功能,因为距离遥远、直供成本过高、配送时间受限、资金规模限制和收款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厂家无法割舍掉,这是专业的渠道配送商特有的优势,也是这类经销商生存发展之根本。

  很多企业为了掌控渠道,往往在经销商处设销售代表,由厂家人员负责市场管理、销售事务。只要经销商有充足的资金、足够的仓库和运力,其它一切销售批发事务都由厂家包干。即便是一些厂家直营的商超,受配送费用和时效的双重制约,许多厂家仍不得不请求当地经销商代为配送,并给予有一定毛利的配送费。

  厂家KA直供,的确大势所趋,但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北京华联等门店遍布全国,如何及时配送?除了可口可乐、宝洁等个别设中心仓库的大公司外,其他公司唯一的解决方法,即寻求门店所在地经销商的帮助,代配送费用一般3%-8%不等。

  对于定位于专业配送的经销商来说,要知道自己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一般来说专业的物流配送商,具有规模优势、仓储优势等优点,对一些有充足的资金、经营能力有限的经销商而言,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最好能争取与上游品牌厂家合资经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风险。但是,专业配送商的别名是“高级搬运工”,企业的规模和利润都比较有限,经销商们赚的是辛苦钱血汗钱,对一些积极进取、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强的老板们而言,此类战略转型过于简单,且可能难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可考虑其他形式的转型。

  3、专业渠道商。

  传统的经销商、批发商的客户一般是当地各类零售店,这类零售店门槛低、竞争激烈,而且现实趋势是这类客户要么厂方直营,要么受KA卖场的冲击,生意日渐萧条。很多经销商为了寻找新的经济点,而开发特有渠道包括夜场、会所、网吧、校园点、车站码头、旅游景点、团购,但一般这类渠道门槛高而且非常注重关系,一旦合作产品就处于垄断地位,利润源源不断,对渠道掌控力主要看经销商和渠道的关系,一般厂家很难直营必须得靠经销商来完成。

  特殊渠道的经销商优势较突出。首先由于运营单一渠道非常专业,其次与渠道客户关系密切,厂家很难通过直营掌控,有稳定的销量;但缺点也突出: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很难进入这些专业渠道;为维护客情,一般需要昂贵的交际等经营费用;经销商的产品价格透明度要低,毛利要高,否则企业的利润难有保障。在当地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一种难以模仿的核心资源,普通厂家的销售人员很难建立。如果传统经销商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并注意维护,专注成为特定的专业渠道销售商,必将成为特定产品厂家追逐的对象。

  4、专业售后服务商。

  很多时候产品本身销售根本不赚钱,而是通过售后服务来获取,因为产品本身销售是暂时的,而售后服务是终生的,零配件价格也不透明,不像整个产品价格那样透明。在汽车、家电、IT、数码通讯产品销售价值链领域中,售后服务不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能够给相关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只要产品过了保修期以及保修期内的意外损坏,什么零件价格、人工费用都由服务商说了算,其中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一些品牌如比亚迪、海信等在各大城市自建售后服务体系,但是更多的企业综合考虑管理和成本因素,将售后服务委托当地的经销商或第三方。苹果等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售后服务都外包,一些二线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的更不必说。

  5、电商发展。

  随着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很多有实力的经销商由于拥有资金优势进入电商发展模式,一开始只是发展专业性、小型的网络零售店,后续由于风险资本的介入开始全面性的发展。如网上1号店就是电商中的沃尔玛。由于电商没有巨额房租和人力成本,而且不受地域限制所以成本优势明显,发展迅速,发展障碍主要是资金、技术和团队管理。

  6、前向一体化——零售专业店。

  现在是终端为王的年代,谁掌控终端谁就能胜利,决胜开端更要决胜终端,没有终端产品没有地方销售,没有地方销售消费者就无法购买。很多经销商在和卖场打交道经受了多年的压制苦恼之后,愤然转向开始开店掌握零售终端,一方面赚取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可以避开卖场苛刻的合作条件。

  根据发达国家零售业态的发展历程,未来的零售业将是超市、百货和专业店三分天下。所以可以向投资较小的专业店进军。例如,日化经销商可投资专业化妆品体验店,婴幼儿产品经销商可投资婴童用品专卖店,甚至食品类的、音响类的等都可以建专营店。

  7、后向一体化——品牌运营商。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实现个人价值创建自有品牌,成为品牌运营商,争夺最有利润的产业价值链环节,这是最具雄心壮志积极进取的战略转型。可以先从贴牌开始,然后再创建自己的工厂,通过人脉和客户资源进行招商,从而由经销商专为生产厂家。

  实际上,从流通业到品牌运营,企业管理更加复杂,对创业者的经营管理综合素质要求也高;不过,他们可以运用专业咨询/策划公司,以弥补自己经验的不足。

  8、多元化跨行业发展。

  到一定程度会遇到天花板,销售额多年停滞不前,利润反而年年下滑。经销商也是如此,面对行业困局,很多经销商开始走多行业发展道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的在主业之外开设物流公司,有的开设大卖场,有的投资工厂,还有的进行风险投资。

  大卖场转型,作为经销商也要摸清行业的发展形势,而不能坐视不管不问,看清行业形势发展趋势积极变革,迎接重新的潮流。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