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博会,简称CBE,被誉为亚洲第一美展,此番肯定不愧它的称号,今年也着实给美业的同仁们呈上了一幅精彩纷呈的画卷。如此盛会岂容错过?笔者虽繁杂事务缠身,也专程到沪上,见证了这次美业盛宴。于行色匆匆间,走马观花,管中窥豹,力图在有限的时间,将这届参展的品牌尽收眼底。两天下来,感触颇多。上海美博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美妆业的晴雨表,各品类的检阅会。从会上可以看到浓缩的国内美妆品类形势,笔者下面就总结分析,来盘点下2014年各品类的形势以及趋势。
彩妆:老品牌不变,新品牌不断
笔者从事彩妆多年,首当其冲要看W2彩妆馆。此次参展的彩妆品牌,老品牌悉数登场,阵容不变,甚至位置和规模都变化不大。兰瑟(W1馆)、恋火、蜜丝佛陀、悠姿、爱丽各占一处,新品牌LC、妙巴黎、托尼寇挤身其中,不老不新类如伊丝诺、烙色也纷纷亮相。更有众多彩妆新品牌,不下数十个,分布于周边。值得注意的是,众多的老牌彩妆没有参展,如卡姿兰、玛丽黛佳、巧迪尚惠、雅美姿、高柏诗等,或许是早已完成招商,把精力与目光投向别处。但毋容置疑的是彩妆市场的持续升温,催生了众多的企业参与其中,竞争在白热化,洗牌在持续。
点评:纵观马年的彩妆,笔者感到大品牌正在逐步的浮出水面,发展势头不减,品牌稳定的格局正在形成。而众多的新品牌虽然也进入市场,但形象、概念、品质多数并无亮点,很容易淹没于汪洋市场中,难有作为。
面膜:需求井喷持续、新品牌难立
面膜形容它热的发烫,红的发紫,都不为过。自美即面膜开疆扩土打天下以来,当今面膜的发展一日千里,出现了井喷式。今年的美博会,有影响力的面膜都悉数登场。魔力鲜颜、容园美、草舍名院、海洋传说、金蔻、小样、都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我魅力。除以上有知名度的品牌,更多的是非知名的,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乃至上百个,都在本届亮相。没有不开张的买卖,面膜的竞争无疑会比任何品类都要激烈,混战在所难免。
点评:面膜市场群雄逐鹿、大诸侯已经称王称霸,由于市场很大,小品牌混口饭吃也不难,但成霸业则已经绝非易事了。品牌要发展,招商是关键,招商自然要到美博会这个大平台上来了,所以面膜扎堆,也就不奇怪了。由此来看,面膜已经形成一种美妆品中的一大类,一个市场庞大的快速消费品,在没有新品类取代之前,这个面膜市场无疑会一直持续火下去。
小品类:从前不起眼,魅力初显现
以前容易被忽略的一些小品类,如化妆工具类,美容器具类、化妆笔、卸妆棉类等,现在生机勃勃,魅力初显现。如雪玛丽、和朋友的新品全棉主义,属于这其中的佼佼者,主打美妆工具、化妆棉,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很受经销商的欢迎。
点评:现在的市场都在讲差异化。终端就喜欢差异化的东西。“人无我有”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小品类无意迎合了终端经营者的思想。有些目前是大品类中的小品类,市场也正在扩大,比如精油护肤类、原液类等等,如梵翠、润初妍等,展位也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大。
高端洗护:力量在蓄积、井喷指日可待
低端已经被跨国日化“大鳄”逼进死胡同,宝洁旗下飘柔以9.9元绞杀低价洗发水,国产终端洗护在逆境中应声而出,走向高端,成为了终端市场的一片蓝海,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本届美博会,高端洗护产品层出不穷,如优妮、所望等市场执牛耳者,在展会上高调亮相,更有众多的小品牌跟进,不能胜数。
点评:时过境迁,高消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以前用几块钱的洗发香波,几毛钱一袋的洗发膏,已经一去不返。人们能逐渐接受高价位的洗护产品,有的客单价高达500多元,这在几年前是很难想象的,但现在正越来越习以为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毫无疑问,高端洗护,是下一个井喷的市场,力量已经在蓄积,喷发指日可待。
整店输出:模式化、规模化
本次展会的VIP馆,雅丽洁的模式店可谓出尽了风头,引无数日化英雄竞折腰。此外必美也在E馆内设置了店面陈列,人气也很旺。在这一类整店输出中,这两个品牌可以说占领了先机。把展位做成店面的形式,直观生动的吸引经销商。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点评:连锁店面在市场中有着诸多优势,成就了全国规模的如屈臣氏、娇兰佳人,更成就了无数区域连锁小巨头如金甲虫、百分女人、浓妆艳抹、唐三彩等,一时间无数店主跟进,以至于凡店必做连锁,必称连锁。但众多小店缺乏经验与思路和相关资源,于是乎雅丽洁模式应运而生,模式代表成熟的机制,代表着趋势和思路,这种整店输出模式在一定时间内还是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洋品牌:规模与数量逐年增多,市场正逐年走弱
往届展会洋品牌并不算多,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也是做做样子,大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但随着国产品牌的成熟,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洋品牌也开始重视并积极参与到美博会上来,本届有了专门的日韩馆,品牌众多,也着实吸引了一批的日粉韩粉,但总体感觉,并不比国产品牌的看台热闹。
点评:由展台的扩大,看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却也反映出外资品牌正在走弱,几乎每年都有几个所谓的国际大牌败走中国市场。由此来看,随着国产品牌的发展壮大,洋品牌要想和以前那样的趾高气扬,扬眉吐气,也是越来越难了。
国货当自强,国货正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