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营销 » 正文

当我们谈论“微营销”时,我们在说什么?

发布日期:2014-08-08 08:41   作者申长伟

  在旧事物前面加个“微”,仿佛立刻就潮了起来。政府界定多数小规模民企,称为“小微型企业”;传统制造业做局部调整,叫做“微转型”;自由导演拍一部主题明晰调度紧凑的短片,是为“微电影”;而当品牌基于一些网络社交平台做文化输出的时候,我们就美其名曰:微营销。

  美博会上,遍地开花的扫码狂潮,让我们见识了微营销,更见识了微信营销在整个“微营销”语境中的分量。

  那么,以微信为代表的微营销,为乐此不疲的企业带来了什么?既然商业社会不承认不计成本的付出,那么这种营销应该如何计算其收益?当行业专家侃侃而谈未来趋势,当学者争相出版标榜“干货”的指导书籍,一个涉及本质的问题必须再次郑重提出:当我们谈论微营销时,我们究竟在说什么?

  微信营销,或者说微营销,是必然趋势吗?

  哲人阿克顿勋爵告诉我们:使必然成为现实的,是人的思想。

  社交狂欢

  受OICQ的启发,当QQ以一款即时通讯软件的身份被腾讯推出之后,人们更多地只是注意到了它的聊天功能。截至到目前为止,QQ已经成为中国最为主流的聊天工具,甚至改变了国人的社交方式。

  庞大的用户基数,成为腾讯QQ最雄厚的资本。通过提升用户黏性,一个基于QQ的腾讯帝国逐渐成形。无论QQ空间,QQ会员,QQ游戏,还是因绑定QQ而能够实现精准推送的QQ新闻,都是因用户基数而起,为用户体验而生。另一方面,却也没有哪一个板块成为聚焦注意力、同时消费注意力的平台。我们可以说,这一阶段的QQ或许是最成功的社交平台,却并没有展现出其作为营销介质的潜力。

  当我们回过头注意微博的时候,却发现了另一种耐人寻味的形态。

  微博似乎是信息碎片化的象征,它在把人群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使的人们更迅捷地接近新闻现场。从这一角度讲,微博是作为一种新媒体出现。当传统媒体还走在奔赴现场的路上的时候,微博早已完成了新闻的呈现。正可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微博提供的不仅是碎片化的信息、谣言,以及被放大的真相,同时还衍生出了大V、炒作以及企业官方微博。于是微博获得了其作为营销平台的新意义。

  基于微博的营销无疑具有很明显的局限。并非每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在使用微博,在用户基数层面,其显然不可与QQ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泛滥真假难辨的网络之中,人们倾向于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有公众影响力的信息,以及个人觉得具有可信度的信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每个人跃入这场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交狂欢中去时,实际上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名人天然具有更高的关注度,新奇的事情更易于操控人们的注意力。于是微博营销的实质,其实就是“大V养成记”。然而并不是每个企业微博都能成长为“小杜杜”(杜蕾斯企业微博)、“想哥”(联想微博),更多企业的微博营销大计最后只是付诸东流。

  微博无限扩大传播圈子的同时,也稀释了信息传播能够带来的能量。在用户体量及社交黏性方面遭遇瓶颈,更是限制了其作为营销手段的发展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微信的出现却可以兼“社交黏性”与“营销潜力”而有之。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微信的出现,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一场用户为中心、众人齐参与的泛营销狂欢。

  不是所有的营销都得砸钱,也不是只要砸钱就算是营销

  人们用“庶民的胜利”来形容这类关注个体、通过提升用户黏性扩大自身影响力的营销形态。它还有另一种说法:屌丝经济。

  移动互联网扩大了人们对社交的需求,而微信——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注意满足这种需求,更是要成功地做到让人们保持饥饿感。

  由于微信圈是基于用户的真实社交圈,在形式上增加了咨询的可信度与传播势能。对于许多热衷于此道的企业运作着来说,微信的精准推送无疑是非常迷人的。这种迷人的表象使人们忽略了它能够产生的反作用——微信不仅能够精准地推送出人们需要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使被推送者精确地对无用的信息源产生反感。

  运作者不应该将微信消息推送视为传统媒体广告传播的廉价替代品。相对于传统媒介对个体生活若即若离的参与,微信很多时候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广告,或者营销的目的就不再是简单的告知,而是满足需求,制造需求。将梳子卖给和尚的那套传统营销经不再适于今日的社会,只有将产品卖给真正需要的人,才能够赢得人们对这种营销方式的好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微信营销的目的正是要调动起这种好感,从而让每个人成为营销的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营销本身,实际上也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好的微信营销应该成为用户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很显然,当前许多企业采取的是恰恰与之相反的做法。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是,通过集赞转发送奖品的方式激励受众群转发消息。受众群固然是参与了营销,转化率却未必因此有多大改善。奖品激励只可作为“术”,真正的“道”却是要挖掘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对内容的需求。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如果用户只是微信营销的搬运工,那么他理所当然应该得到搬运工应有的报酬;只有用户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微信营销才能具备持续存在的合理性。

  罗胖这么形容《逻辑思维》的特点:有种,有趣,有料。笔者以为,这种界定用在微信营销领域同样合适:有种即保持独特的性格魅力,有趣即保证视角与内容的兴味盎然,有料即保持源源不断的干货输送。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