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数吃货们翘首以待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在时隔两年后,终于在4月18日21点在央视一套播出第一集《脚步》,1小时后央视九套纪录频道重播,首集收视率达1.57%。《舌尖上的中国1》以其记录中华美食引起众多观众的追捧,这也让他们对《舌尖上的中国2》充满了无数的期待。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在“舌尖体”的旁白中,《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就这样娓娓道来。《舌尖上的中国2》延续“探讨人和食物的关系”主题,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然而,和第一季的零差评相比,第二季开播虽然叫好声依旧,但也出现一些吐槽。两集下来,比较集中的一种意见是:美食少了,煽情多了。根据观众的反馈,第三集加大了美食的镜头,却因为匆匆剪辑导致效果不佳。而到了第四集,有新闻更是踢爆,第四集《家常》中的“提琴女孩”沈子钰,其实就是节目导演邓洁夫妻俩所开公司的旗下艺人。网友普遍质疑,《舌尖上的中国2》在华丽的表象之下,却将纪录片首先要遵循的“真实”、“严谨”给放弃了。
更有网友指出,《舌尖上的中国2》给我的感觉太差了,我要的东西没有了,我想问问贵栏目导演,你们真的明白你们第一季火在哪里了吗?我不需要你教育我们,并且贵栏目导演讲故事的水平与其他专业人文访谈节目的差距还真不是一丁半点,何必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呢?好好做美食,让大家流口水,开开心心不好吗?
面对网友的质疑,总导演陈晓卿强调说:“从第一季我们就确定了,《舌尖上的中国》要表现中国人和食物的隐秘关系。食物是出发点,蕴藏在背后的中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特别想展现的。”
面对《舌尖上的中国2》引发的种种讨论,笔者在这里不想做过多的评价,毕竟每个人的感觉不同,看问题的方式和方向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舌尖上的中国2》毕竟不像《舌尖上的中国1》那样受到所有人的喜爱。
我们可以从导演和观众的说法来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集的导演指出,美食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出发点,但并非全部,我们是一个美食纪录片,但不是单纯只做美食,我们想通过美食让大家看到当今中国人生存的状态。我们在第二季加重了人物的故事和情感,这是第一季做得不够的地方。而网友的结论则是,跟第一季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其实原因归结为第一季导演无心插柳随性而为,第二季导演刻意想去做好,结果反而做得不好!
观众们想看的是美食,至于情感,那只是美食附带的,并不能喧宾夺主。而《舌尖上的中国2》引发的非议恰恰是他们过多的渲染了情感,却忽略了美食。把观众对节目的核心诉求忽略,把附带的东西过多的加强,最终导致了《舌尖上的中国2》的种种异变。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制作方是希望能以创新来吸引更多的观众,但由于创新的方向出现了问题,却导致大量观众的流失。
实际上,由于创新失误,很多产品错失了发展壮大的好机会,甚至退出市场,这样的案例在日化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
舒蕾洗发水,以焗油护理和终端营销而迅速发展壮大,但在遭遇众多品牌围剿时,却剑走偏锋,开始学习外资品牌的形象建设。这本没有什么错,但这个创新的失误在于其将众多的费用投向广告宣传,而终端建设的费用却大幅削减,导致其赖以生存的终端节节败退。
飘柔洗发水因其柔顺头发而备受消费者信赖,但创新的飘柔洗发水却怎么也引不起消费者的联想,这种创新实在是败笔。同样的例子,满婷香皂开发满婷洗发水也同样让消费者无爱。
而百雀羚从国货角度将诉求创新为本草概念,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欧莱雅的形象代言人一直创新,但却都不忘记那一句“你值得拥有”。
而且,日化企业的创新,更多的是以多元化为目标,却很少考虑核心品牌的再次创新。霸王防脱在中药追风、霸王凉茶相继失败后又重拾防脱,方才力挽狂澜。
年初笔者在评述《来自星星的你》为什么这么火时,就曾指出,这并不是一部多么上乘的剧目,但它却让无数人如痴如醉。在笔者看来,坚持核心诉求下的创新,是其取得成功的要素,《来自星星的你》讲述了一个无脑傲骄的大明星与来自外星球具有超能力的教授之间的爱情故事。与日剧从纯爱偶像转向生活励志、思考人生不同,韩剧在“炮制爱情”的道路上坚贞不渝。具备当下价值观念的女性遇到完美男性(男一或男二),是韩剧屡试不爽的灵药。
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我们,创新,只有基于核心的创新才能最快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