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纸尿裤没有疯狂之前,人们从不会认为一个小小的纸尿裤能够迅速且强有力的搅动整个母婴市场,尤其电商市场,从2015年年初开始,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而纸尿裤作为其中一个强大的支柱品类,被各大母婴垂直电商所青睐,以低价促销,广告轰炸来达成快速抢占市场夺取客户的目的。
然而,在纸尿裤疯狂的背后,却考验着各个母婴垂直电商的供应链体系,日本的纸尿裤市场现在可谓是谈“电”色变。中国的电商企业,疯狂的搜刮各种型号的纸尿裤,即使现款现结也不一定能拿到货。
国内电商纷纷打起国际牌,将海淘作为集中发力点。海淘成为风险投资最新关注领域,相关电商、转运商生意兴隆,国外电商网站也纷纷开通中文版及中国信用卡使用通道。如此庞大的海淘市场最后会被谁拿下?小编带大家来看看。
海淘大战争夺对象:庞大的不断增长的消费群
如今,通过购物网站和代购平台,再经由国际物流购买海外商品,这些被称为“海淘族”的购物人群在我国逐渐庞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内地“海淘族”规模已达到1800万人,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560万人。
与此同时,购买品种也随着海淘人数急速扩展。2012年淘宝网发布的国内首份《网购奢侈品行业解析报告》称,海外代购已从奢侈品到保健品、美容品甚至日用品的全面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
看到如此巨大的海外购物需求,国内电商纷纷打起国际牌,将海淘作为集中发力点,阿里巴巴上线天猫国际,亚马逊开通海外商品直邮中国业务,京东推出海外购,上千种海外商品登台唱戏。海淘成为风险投资最新关注领域,相关电商、转运商生意兴隆,国外电商网站也纷纷开通中文版及中国信用卡使用通道。
海淘市场的第一刚需品类:母婴用品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内市场对海外进口商品的需求日益激增。据统计,2014年国内海淘用户已突破2000万人,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交易规模超过4700亿元,增长率近30%,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市场。今年3月,国家又提出要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政策的倾斜预期将为跨境电商带来新的“风口”。而这其中,母婴用品最为火爆。
仅在2014年一年便斩获两轮合计8000万美元风投的进口母婴特卖商城“蜜芽宝贝”创办人刘楠介绍当初创业想法说,一是因为自己辞职做了全职妈妈,出于对母婴行业的喜爱,她对这行“既有感觉又有方向”;二是母婴、跨境是两个风口,蜜芽宝贝恰好站在这两个风口之上,她判断这个行业的前景应该不错,这一想法显然也得到了投资人的高度认同。
网易旗下跨境电商“考拉海购”CEO张蕾表示,因为海淘市场的第一刚需就是母婴类的东西,所以各家都拿这个做切入点,这是一种“爆品”思路,期望借此打响平台名声,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印象,之后再逐步延伸到其他商品。以杭州的下沙园区为例,海关方面的数据显示,仓库内60%的商品集中于海外奶粉。
根据统计,在母婴电商品类中,奶粉辅食、纸尿裤等婴幼儿产品成为海淘市场中最火爆的消费品。有母婴电商从业者表示,目前奶粉以及纸尿裤大概占据了整个行业销售额的三分之一,部分垂直电商则能占到一半以上。
奶粉和纸尿裤占据母婴电商销售主体,除了因为这是婴幼儿日常使用量最大的两种商品外,还因为这些进口婴儿用品能真正享受到国家跨境电商的优惠政策,去除运输和快递成本后,可以以接近国外当地超市的价格购买到洋奶粉、洋纸尿裤,相比走传统进口模式的同一商品,价格可以省到三成甚至五成以上。
跨界电商开打:垂直类跨境电商争夺日趋白热化
跨境电商引燃的第一场价格战选择从海外纸尿裤入手,有其市场需求和用户熟知程度的考虑。但纸尿裤本身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昂贵的品类,而且利润率也不高。如果说他们只是出于营销的目的,吸引新的用户,那么事实却是:电商们辛辛苦苦引来的母婴用户生命周期极为有限,婴儿只会从1岁到3岁使用纸尿裤、奶粉。等到这批目标妈妈不再购买纸尿裤,跨境电商们又要耗费资金引入下一波新妈妈……如此反复的成本投入会陷入死循环。难怪有分析认为,跨境类母婴用品垂直电商盈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未来这个行业终会淘汰一大批企业。
这两年,母婴类垂直跨境电商发展迅速,2013年、2014年两年较为密集地成立了很多家,包括不少城市还拥有立足于本地的跨境电商。事实上,这也是靠着这些年国内市场的成熟:海淘商品的集中点在母婴用品,而新生代的80后、90后妈妈们已经养成了为孩子使用纸尿裤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这些年轻妈妈,更在乎给孩子更安全的用品和食品,价格倒是其次。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海外纸尿裤和奶粉热并不代表所有的母婴用品都能获得同样的关注。各大母婴垂直电商平台上还包括婴儿辅食、奶瓶、补钙软糖、玩具等等,但销量却远不及纸尿裤和奶粉,这让垂直型电商平台的实际业务范围显得局限。
这次价格战,明显是市场变成红海之后的结果,各家迫不及待想要引流更多用户。但是,他们拼抢的对象——从人群里的母婴人群,到母婴人群里对奶粉、纸尿裤有需求的人群,再到对奶粉、纸尿裤有需求但更喜欢国外品牌的人群——经过层层筛选下来已经所剩无几。所以,投入大量成本显得像大海捞针一样,能拉来多少新用户让人生疑。
电商巨头参战:综合类跨境电商平台搅局
随着京东海外购、天猫国际、网易考拉海购等综合性平台的加入,以规模和真正的低价压制各方,才让人发现,面对巨头,规模较小的垂直电商们并没有太多优势。事实上,天猫国际、网易考拉海购的参战,多少提升了这次“纸尿裤价格战”的级别。
不过两者的策略并不相同,天猫国际是等到价格战进入尾声才再和商家合作开展优惠活动,在通过促销活动培养原有用户海淘习惯的同时,避免其它跨境电商平台借势。而对于起步不久的网易来说,其目标可能不是为了卖几袋纸尿裤、几罐奶粉,或是拉来多少新的母婴用品的消费者,而是借这次机会将用户引流到自己的平台上来。同时考拉海购上美妆、手袋、保健品等对年轻妈妈们也有很大吸引力,且利润相对纸尿裤更高,年轻妈妈被吸引过来,可能会成为潜在用户。
但对于垂直类的母婴跨境电商来讲,原来的用户还是原来的用户,只是让他们得到一次价格实惠。由于购买海外纸尿裤的群体总量相对固定,用贴本赚吆喝带来的用户,虽然能够在活动期间获得较大的成交量,但对于扩展新用户来说,帮助可能并不会太大。
同时,大规模的价格战对于这些平台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我们看到,这次降价促销活动幅度最大、做的最久的反而是考拉海购、天猫国际这样的综合性平台,其背后靠的是综合实力。
另外,在纸尿裤促销活动期间,网易考拉海购还采取了“快速迭代”的进货模式。考虑到春夏季即将到来,海外纸尿裤的价格处于下行阶段,考拉海购没有采取大批量囤货,而是通过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销售量。通过“边进边销”,不仅保证了货品的‘新鲜’,而且可以做到精准补货,避免积压,由此也显示出网易对供应链的把握能力。
价格战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商品品质”。此前,已有母婴跨境电商曝出过假货丑闻,让消费者警醒,垂直电商并不一定意味着专业和安全,反而因为规模小、进货渠道杂、管理等问题,容易造成对品质的折损。
介于此,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的参战可能会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拥有大公司背景和较强综合实力的平台更值得信赖。
观战守则:一打价格战就能逼出谁在“裸泳”
跨境电商们的第一波价格战落幕,谁也没想到“战事”最先由母婴用品垂直电商掀起,围绕的是利润率并不高的婴儿纸尿裤、海外奶粉。而且宣传多,降价少,营销味远远超过了市场拼杀的实战味。更没有想到的是,综合类电商平台的疯狂搅局。
4月15日,京东全球购正式上线,日本大王纸尿裤等母婴商品低至五折起;网易旗下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将于近期推出新一轮大规模促销活动,“妈咪囤洋货,宝贝过羊年,批发价-低到没朋友!”前不久,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也启动跨境电商新业务,首先启动的是母婴童跨境购频道,称消费者可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购买海外直采奶粉;母婴电商蜜芽宝贝刚刚结束一轮“纸尿裤疯抢节”的促销,进口免税纸尿裤低至68元……业内人士表示,价格战不仅是比谁更低价,还有备货能力、采购实力这些上游供应链能力更重要。价格战是吸引用户最快速的方式,而持久的价格战依托的是网易公司庞大的资金和金融能力。
但无论如何,这些新兴电商企业,围绕着洋奶粉、洋纸尿裤在市场上展开连场激战,目的都是为了尽快在中国海淘用户心目中确立首选平台的地位。如今涉足此领域的群雄并起,业内人士认为大约6个月的窗口期后,领先者将浮出水面。
海淘大战战果:最终可能还是巨头们的游戏
虽然如此,有电商业人士认为,海关优惠政策和保税区政策受益最大的是电商巨头,一旦阿里、京东等巨头加码,将有95%的海淘创业公司死掉。
4月15日正式上线全球购业务的京东,显示了整个国际化战略的野心与气度。平台首批上线商品超过15万种,品牌数量超过1200个,商铺超过450家,涵盖母婴用品、食品保健、个护化妆、服装鞋靴、礼品箱包等众多品类。
不同于其他跨境电商,京东全球购与海外商家的合作更为自由,包括自营模式与平台模式,对消费者和海外商家而言,都获得了更多的选择,还能享受京东高效的配送服务。同时上线的“eBay海外精选”,让中国消费者可以选购到eBay上商家的优质低价商品。
另一食品电商巨头,中粮集团旗下的我买网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很多电商都打着海外直采的旗号做营销,但并不是所有的电商能都做到真正的海外直采。我买网依托中粮的背景,在世界各地都有专门买手,对当地一些好的产品品牌有非常多的了解,还会花大量时间做前期考察工厂等工作,其他公司不可能有这个条件和人员能做这么细致的海外采购工作,我买网并不急于加入这场风风火火的战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