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抢滩自有品牌 成低价力气
据悉,12月10,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启动了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会上发布的一份中国零售自有品牌竞争力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中国零售企业为了追求产品低价,一半以上的企业拥有自有品牌,随后,电商也开始发展各自的自有品牌。不过,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电商,其自有品牌都没有完全摆脱“低价低质”的水平。
2014年7月至11月,针对中国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上海市品牌授权经营企业协会自有品牌专业委员会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
在所有受访107家零售企业中,已开发自有品牌的企业比例占到54%,其中民营企业占比最高,自有品牌产品的全国平均市场占比低于3%。
根据报告,一、二线城市及销售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自有品牌业务的启动时间较晚,在开发自有品牌的过程中更重视提高商品毛利率;三、四线城市及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自有品牌业务的启动时间较早,比较重视商品的差异性。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国内的自有品牌商品,都注意保持与品牌产品价格上的优势,将其挤压出的利润空间更多地让利消费者。与此同时,零售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从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上来讲,外贸型工厂和国内品牌制造商是零售商最愿意接触的对象,由他们生产出的自有品牌产品的质量,都比市面上的普通产品更可靠。
报告建议,在政策扶持的前提下,政府加强自有品牌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出台全国各地区统一的商品检验和包装的参考标准。
乐友(中国)超市连锁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龚定宇表示,性价比高、质量好、价格实惠的产品一直受消费者重视与热捧,所以近年来,不少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发展势头特别猛。
根据国外经验,中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据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组委会(简称“组委会”)介绍,在欧洲和美国,自有品牌的销售占超市与大型超级市场日用消费品销售的25%以上,而在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和西班牙,自有品牌的市场份额更是超过40%。国外的零售自有品牌产品意味着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发展也更快。
目前,中国传统自有品牌的定位是低价、同质化严重的商品,已成为“低价低质”的代名词,这造成了自由品牌对消费者吸引力不足,市场占有份额有限。
组委会还指出,国内电商也看到了零售自有品牌的发展空间,介入态势逐渐升温:乐峰网的自有品牌化妆品“静佳神话”,当当网也开始做自有品牌的内衣甚至羊绒围巾……不过,业内透露,电商在发展零售自有品牌的供应链角度、业务战略、市场次序等方面都不擅长,因此,目前市场效果并不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