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电子商务就像是一大风口,正如雷军所说的,是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然而,从电商出现,一直发展到现在,在众多强势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席卷全城的时候,一样有很多的电商企业掉队了,移动电商、O2O、跨境电商等话题热度渐涨,哪个新领域有望成为新“风口”,涌出新力量,突出电商巨头的包围圈?
昨日,第九届中国网上零售年会在渝开幕,阿里巴巴、京东、洋码头、微盟等电商新老势力集结入渝,探讨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电商趋势
第三产业改革带来消费空间
昨日,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消费是拉动国内经济的第一大推手,未来中国消费前景依然乐观,网上零售空间会更大。
就总量角度而言,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达6800美元,未来五年之后会突破人均1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未来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向人均上万美元的具有消费拉动特点的时代。并且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也会拉动消费。
连平表示,现在推进的很多改革都涉及促进消费。投资增速明显放缓,金融资产伴随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出,会不断流至消费领域中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认为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
同时,连平认为,改革重要的领域就是对第三产业服务业进行改革,破除垄断,未来随着竞争会产生更多消费供给,“刺激消费”。
“消费前景非常好,网上零售空间会更大,未来网上零售增速将保持高水平运行。”连平认为。
电商下一个风口在消费全球化
2009年,“海归”曾碧波创立洋码头并任CEO,已在美国加州、休斯顿等地设立分部,为国内首家引进海外零售商的海外购物网站,同时也是首家自建国际物流的跨境电商平台。昨日,曾碧波认为,跨境电商将是下一个高速增长的领域,尤其是消费全球化。
“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直接接触到全球各地的东西。”曾碧波表示,互联网消费时代到来后,消费者惊讶地发现,国内外消费市场价格与质量的不对等,随之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海淘”族。
他表示,目前已有打破传统贸易进口的趋势,现在已有企业在模仿洋码头,“模仿得还不够,太少了,至少还需要两三百家,要有更多的人来做这件事”,真正释放中国消费者消费的欲望,让国外的产品满足中国消费者,到2020年,中国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迭代(由国内消费换代到全球消费)会初步实现。
电商企业要做减法不做加法
“陈欧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聚美这只猪在风口上起飞了,如果不赶紧长出翅膀,迟早会摔死"。”成立4年便在美国上市,聚美优品的发展令业界咋舌。不过,昨日,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刘惠璞在演讲中流露出对电商企业做大上市后的一些担忧。
在刘惠璞看来,中国电商行业有一个优点:可以一夜之间让千树万树梨花开。恰恰就是这个时候,电商第一要务就是预判。“电商不能坐在那里等人家火起来再做,如果是这样,你永远是风刮过后风口的猪,永远无法起飞。”
就竞争而言,淘宝货多,京东物流快,每个电商企业都有各自优点。那么,对于电商企业而言,最核心的问题就变成了,要坚决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聚美上市时年销售额60亿,单品总量不到600个,现在,公司每天都在砍掉不好卖的产品,以保证单品总量。
刘惠璞认为,电商革命突破了传统商城限制,可在一个平台上搭载无数个品牌,为什么聚美和唯品会能够崛起,是因为我们让用户不用费心的去挑产品,让消费者想知道最好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