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体”迅速在网络窜红。
5月22日,7集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完成了它的首轮谢幕。昨晚,“舌尖”趁热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进行第二轮播出。“舌尖”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这个成绩已经和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虽然没有超过《故宫》播出时的0.6%,但由“舌尖”引起的排山倒海般的蝴蝶效应仍在继续。
这样一部纪录片是如何火起来的?除了纪录片本身的艺术效果,“舌尖”在营销策略的运用上,是否有值得称道之处?
营销一:
取个好名字最关键
国内各电视台拍摄的美食纪录片不少,多个美食节目也长年播出,《舌尖上的中国》能脱颖而出,和其片名让人眼前一亮不无关系。
营销二:
微博、网购推动热度
记者昨日采访了央视纪录片频道的频道总监刘文,他承认“舌尖”的成功,网络推动作用力很大,很多人在微博上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一家微博营销公司宣传总监陈先生向记者分析道,制片人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
营销三:
央视一套改版提供平台
央视纪录片频道的频道总监刘文还指出,片子走红,除了网络营销以外,还有两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央视纪实频道成立,让许多纪录片导演有了一个很扎实的平台去拍摄;另外,央视一套从4月改版,给出了最好的时间段放纪录片,功不可没。
另外,央视的纪录片也不是今天才火起来的,近些年来,央视推出的纪录片一直被观众追捧,《大国崛起》曾引发收视热潮,2005年不少大学还把《大国崛起》作为西方政治与行政学的教学片搬到课堂上播放。纪录片《故宫》也曾引起广泛关注,《故宫》目前仍保持着海外销售单价最高纪录,平均每集价格达到5万-6万美元。
记者昨日采访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海外发行部主任张琳,“亚洲国家中,韩国、日本也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德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电视台有意向要购买,具体情况最近就会有反馈。”据悉,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非常有信心《舌尖上的中国》海外销售情况能突破《故宫》海外发行单价,创造近年的高峰。据陈晓卿透露,海外片商关注《舌尖上的中国》,主要因为这次拍摄就是按照欧美流行纪录片拍摄模式,用碎片式的叙述方式来介绍美食。
招商推荐
手机报
更多>>-
360xh微信手机报免费送
微信号:gd360xh
微信了吗?扫一扫二维码
知识角排行
- 本周
- 本月
- 总排行
- 1专访宝洁邓胜蓝:对消费者精准洞察是创新的源头 1条评论
- 2聚焦上海家化“佰草节”整合营销手段 1条评论
- 3台湾禁止用动物做化妆品成分实验 3条评论
- 4电商如何钱途无量?巧用八大成功营销策略 1条评论
- 5解析品牌思维化的要点和本质 1条评论
- 6中国式管理存在哪些风险? 1条评论
- 7网红年赚上亿!揭秘网如何借助电商捞金 1条评论
- 8盘点员工降薪的管理技巧 1条评论
- 9聚焦移动数字营销趋势 日化营销的启示 1条评论
- 10人社部: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将合并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