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享有国际声誉的华裔名人靳羽西女士创建了羽西品牌。她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化妆品使得中国女性更加自信。羽西最初的产品是唇膏,拥有九种选自全球时尚潮流的并且适合中国女性脸部特征的颜色。随后羽西很快进入了护肤领域,带着融合东方智慧和西方先进科技的愿望,在产品中最大化的加入了中国自然成分。 1996 年,羽西化妆品公司和世界闻名的跨国化妆品公司美国科蒂( COTY )开展合作,使公司全面与国际接轨。 1998 年,羽西公司在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内建立了 300 , 000 平方英尺、具高科技水平的生产工厂。 2001 年,羽西亚洲护肤研究中心在浦东成立。 2004 年 1 月,羽西品牌加入欧莱雅集团,从而翻开了其发展过程中全新的一页。
羽西化妆品背后的靳羽西:靳羽西牢记着当画家的父亲所说的一句话:"你只能当第一位登月球的人,因为没有人会记得第二位。"这句话让她辛苦了一辈子,奋斗拼搏了一辈子。说不出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她的名字似乎成了横贯地球两边的彩虹。在美国,她因自己制作并主持的《看东方》电视节目引起轰动而获得"杰出妇女奖"、"终生成就奖"等一顶顶桂冠。她使美国人改变了不少对中国的奇怪看法,试着用一种理解的眼光欣赏东方。自傲的美国人钦佩地称她为"当代的马可·波罗"。而在中国,由她亲自制作并主持的《看世界》(播出时改为《世界各地》)电视节目则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直到今天,人们都还清晰记得她的屏幕形象--永远不变的"童花头",神采飞扬的笑脸,还有那口香港味很浓的普通话:"你好,我是靳羽西!"是的,她就是靳羽西,一位美籍华人电视节目主持人,一个善于把自己的幻想和奇妙的梦境编织成现实,并以此征服世界的人。
靳羽西祖籍广东,出生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父亲靳永年是中国著名"岭南派"画家。她是家里的老大,下有三个妹妹。因为生在广西,所以父亲为她取名羽西。优良的家教,培养了她健全的人格,父母从小培养她建立自信心,鼓励她做最好的。她想学钢琴、学芭蕾,父母就为她请来最好的钢琴老师、最好的芭蕾老师;而当她对法语课的兴趣忽热忽冷时,父母也放任她自由发展。
靳羽西青少年时代在香港居住,十六岁到美国,先后在夏威夷和杨伯翰大学深造,在音乐艺术系专修钢琴。大学时在美国大学生选美中夺得"中国水仙花公主"桂冠。大学毕业时拿到两个学位:音乐和政治。大学毕业后,曾在香港的酒店做过公关。1973年到美国定居,与妹妹羽屏一起创建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从事亚洲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也在一家华语电视台业余帮忙。
经商期间,她跑过很多地方,发现美国人对东方,尤其对古老的中国很不了解,甚至有许多误解。她常常与他们争辩,说得口干舌燥,对方还是不理解。由此,她萌发了创办《看东方》系列电视节目的想法。对于她的"古怪"念头,她的亲友们几乎没有不反对的,其中甚至包括了她最亲爱的妈妈。看着她累死累活的样子,大家都说她自讨苦吃,不懂得生活。靳羽西却认为要创大业,就要下决心作出大的牺牲。
《看东方》系列电视节目每次60分钟,主要介绍东方人文社会、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内容包罗万象,形式生动活泼。但由于开始时企业界对她能否成功没有把握,她既拿不到广告,也得不到赞助。她用尽了多年的积蓄,几乎山穷水尽。靳羽西是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个实干家,她信奉"我想拿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我就要用我的生命去干!"她事无巨细样样亲自过问,每天呕心沥血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硬是挺了过来。《看东方》节目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娱乐界掀起了狂涛,竟然通过1200个电视频道连续播放达五年之久。《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很少有人能够把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融为一体,而靳羽西小姐却凭着她的智慧和风度做到了"。著名评论员迈克·华莱士说,靳羽西的《看东方》系列片"给有线电视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荣誉"。
与《看东方》一样,104集的《看世界》也凝聚了靳羽西的心血。这套电视节目第一次向中国观众打开了认识世界、了解西方的窗口。她也以自己独特的电视主持风格,影响了一代中国电视主持人。
为了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靳羽西还跑遍中国大部分地区拍摄电视片。她1988年制作的《改革的中国》专辑,向美国观众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引起美国社会的极大关注。而她最为得意的作品,还是她在美国成功地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阅兵游行的实况转播,这是中美电视史上前所未有的合作。
忙忙碌碌的靳羽西,她正在竭尽全力使自己的又一个梦想变为现实,那就是--让占中国人口将近一半的女性们漂亮起来,让西方人刮目再看东方。